第47章 定海失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时,查理.懿律为英国海军统帅及全权代表,而乔治.义律本人则被任命为副代表。
战争爆发之初,中方只视英军为蛮夷,认为不具威胁。
1840年6月,英军统帅兼全权代表懿律领兵到达广州海面,并根据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指示,远征军封锁广州、厦门(今属福建)等处的海口,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
此时在震惊之余,英军只封锁不战的举动让大家朝了反方向解读,认为前期分析英国人只会海战,不能陆战是对的。
而且在去年底至今年初,林则徐筹款加强了岸线的军备策略是对的。民间的爱国热情顿时高涨起来,认为只要林则徐在广州,英国人就不敢开战。
林则徐也认为长期坚持下去,英国没有后勤的支援,这个仗他们也没办法打下去。
林则徐分析是对了一部分的,缺乏后勤的舰队是无法长期作战的,虽然一直以来都有小船向停泊港口之外的英国船只供应。
在白花花的银两面前总是有人铤而走险,无法禁绝,但舰队的后勤是庞大的数字,靠小船的走私是无法满足的。
见震慑和封锁无用,英国远征舰队于是遵从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指示:“在广东不必进行任何陆上的军事行动”,“有效的打击应当打到接近首都的地方去”。英国舰队于是离开广州北上。
1840年7月3日,英军“布朗底”号靠近厦门清军营地,派翻译驾小艇登陆,意图再一次递交《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清军拒收,并以武力驱逐。
“布朗底”号遂向清军炮台开炮,引发双方一场小规模炮战。
此战是英军奔赴舟山路过厦门为递交“国书”而顺道驶入厦门港,并无计划攻占厦门,只是因清军拒收国书,一时兴起,开炮泄愤,随后即脱离接触。
1840年7月5日下午2时,侵华英军在广东留下少量舰船和兵力后,其余约3600人开赴舟山,陆军部队计有18团、26团、49团、两个炮兵连、海军陆战队、工兵部队等,英军首先向定海(现舟山市)道头发动炮击。
定海总兵张朝发率水师2000余人迎战失利,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