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荔溪口镇(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宁出发的第53天,我们离开沅陵古城,沿着杨溪古道,来到了荔溪口古镇。

话说,杨溪古道是古代的军事要道,传说是当年秦始皇为南征百越而修建;经后人考证,该古道早在唐朝以前就存在,也是茶马古道中的一条要道,后世称之为:杨溪茶马古道。

杨溪古道沿着沅水修建,在沅陵城西的古军屯城位置,沿杨溪转入群山之中。

我们沿着两边是古树参天、中间是溪水潺潺的杨溪古道,在山谷之中穿行。

走出山谷,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前方是一处群山环抱的开阔地,一条宽阔的河流从中央流过;河流两旁,是广阔的田野,周围依山建有许多灰白色的院落,在青山绿水、方方块块的田中,显得整洁优雅。

船夫对我和萧遥剑说:这里就是荔溪口。

萧遥剑说:如此说来,前边的河流不是杨溪,而是荔溪?

船夫说:对!出了山谷,就是荔溪;荔溪的水,从这里的群山中奔流汇聚,再与沅江汇合;你们别看这荔溪宽阔沉静的样子,荔溪虽然叫溪,这里的水很深的,可以停泊很大的船只;荔溪附近共有七个大码头,其中沅江那边有四个,荔溪占了三个!

我们听了,都不禁“哇”了一声!

或许有人有疑问,既然沅江航船如此便利,为什么我们从沅陵出发,不坐船呢?

有两个原因:

一是从沅陵到荔溪口,走杨溪古道不但是陆路,而且是时间和路程更短,便利又安全。

二是因为我们一行百多人,如无官府提供的大船,需要分成起码五艘船才可以,这样不利于互相照应。

古人常说“欺山莫欺水”,山有多高可能肉眼可见,但是水能有多深,却往往颠覆人们的想像。

越是风景独特的地方,越是危险埋伏。

神秘深邃的山谷,可能会有突然而至的山洪;静如处子的湖泊,可能是某次强烈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日以继夜地从高山群峰由上而下的涓涓流水,能掩盖深不见底的渊池。

我们在山谷中,如果遇见深蓝、深绿色的溪流或湖泊,不要开心忘形落水畅泳,反而要加倍小心,因为深蓝、深绿色的溪流或湖泊,表示水很深,可能下边还有水面上看不见的漩涡,一不小心可能被拉进了地下河。

如果偶遇山洪爆发,不要强硬跨越,而应该想办法往比水流更高的地方攀爬,才可能逃离山洪的威胁。

言归正传。

我们沿着青石板道,穿越田野,走进荔溪口古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