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备战(五)(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无论是20军、还是21军的将官,皆赞同杨志提出的布防思路和防御策略,同时对杨志也深感敬佩,再也不敢小觑。
杨帅和陈军长在杨志提出的策略基础上,重新议定调整了防御部署。令20军133师和145师大部主要针对合肥南下之敌进行防御阻击,在安合公路沿线的范家岗、棋盘岭、大关、小关、花子岗等关隘及险要山地之间,隐蔽建立防御阵地或设下埋伏点,同时炸毁杭埠河、大沙河等河面上的大型桥梁,并派出数支小股部队多携带炸药、手榴弹潜伏于自肥西县到舒城、庐江、桐城、怀宁等各处的道路沿线,待敌通过后,专门针对鬼子的补给基地、仓库、后勤运输以及指挥所等进行偷袭及破坏。
令134师和146师大部针对来自金陵浦口和芜湖方向、沿江而上的来犯之敌,在无为县至枞阳镇、安庆城的沿江大型码头、渡口和浅滩处重点布防,多设置火炮,阻击溯江而上的鬼子军舰和登陆步兵。这水陆两面皆是鬼子主攻方向,将成为我军主力防御之处。
考虑到从含县到巢县及无为县一带河流纵横、水网密布,且基本为狭小土路,不利于大部队和机械化重装备行军,来犯之敌将是轻步兵,主要是侧应掩护溯江而上的水面部队。杨志建议派出一支精悍的作战部队,由新四军无为支队配合协助,至巢县及巢县的裕溪河至长江北岸的裕溪口一带,沿淮南铁路南段,炸毁铁路及路桥,广泛发动当地保安部队和抗日军民,施以破袭战、游击战、麻雀战等迟滞敌方,同时派出146师的林谏衔团到无为县地带,一是警戒、阻击从浦口至和县、沿长江北岸进犯之敌,同时接应掩护巢县之部队。
杨志当仁不让的要求率特战营,赴巢县及裕溪河一带进行袭扰战,同时,请求调拨一些枪友弹药及炸药给无为支队,以加强其火力。新四军部队装备简陋,但战斗热情极高,只要配以足够的武器弹药,就能爆发极强的战斗力。对此,杨帅犹豫半天,才勉强同意。因为巢县、无为方向虽不是鬼子主要进攻方向,但鬼子为了打通淮南铁路、勾连芜湖之敌,有可能派出较多兵力,拱卫铁路线。杨帅担心特战营陷入鬼子围剿而损失过大,又向无为地区地增派了向文兵的804团,随时予以接应增援。同时大方地支援了无为支队三百支步枪和两挺捷克轻机枪,以及一批炸药。对此,无为支队的高敬亭司令,在赞赏杨志之余又增添了一份感激。
与会人员一致通过后,参谋部制定了详细的《安庆对敌防御作战计划》作战防御图,以文字阐述了详细的敌情预判分析、作战思想、战略战术实施方案等。经杨帅签字后、派专人同时报送第九战区司令部李宗仁处和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处。
安庆防御作战计划送达第五战区司令部时,战区总司令陈诚正好结束了在武汉卫戍司令部召开的高级将领作战会议,会议由武汉卫戍部队的各军、师以上的将官们出席,专门讨论研究武汉防御作战计划。
会议主要讨论德国顾问设计的所谓“武汉三镇环形防御体系”。由德国顾问设计的这种看似“合乎兵法”之道的战略部署,表面上看似坚固无比,完全可以与日军打阵地战,以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但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日军部队的作战能力和火力强度。虽有外援的帮助(苏军援助的火炮和航空兵部队),但日军本身的进攻力量还是非常强悍的。因此如果真的按此部署去与日军对阵,失败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将造成一点突破,全军溃败,被逐一歼灭的后果。
在会上,54军参谋长郭汝瑰(黄埔五期生,我党着名的红色特工)对德国顾问的“武汉三镇环形防御体系”提出质疑,“如果我们沿武汉三镇构筑环形阵地,一点被突破,那必然全军崩溃。又和南京战役一样,背水立阵,几十个师猬集武汉核心阵地与日军死打硬拼,一旦失利,我全军将士就有被赶下河吃水的危险。”
因此,他认为德国人的方案不是修改完善,而是必须推倒重来。若按照目前方案实施,实际上是步南京战役之后尘。郭汝瑰将新的战略布局的基本轮廓勾勒出来,不重核心而重外围的构想,更是极富争取战略主动的意识。
54军系陈诚嫡系部队,因此他非常认真地倾听了郭汝瑰的意见,同时思考:虽然郭的设想还有待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郭所说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甚至战局的发展会如他所描述的那样——一点被突破,那必然全军崩溃。陈长官仔细玩味着郭汝瑰意见中蕴藏的玄机,忍不住轻声说道:“保卫武汉、不战于武汉,好主意,好主意!”。
事实上,当时看到此问题的人,绝对不止郭汝瑰一人,但碍于种种因素,故而没有大胆表露出来。不过,在听完郭汝瑰的分析和总司令陈诚肯定后,众将官的谨慎心理也就放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