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归队(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宪兵部和临时招募的弟兄们清扫完战场已近凌晨2时。这时,罗团长跑了过来与杨志碰上面,兴冲冲地赞道:“真是痛快!杨老弟是神兵天降、横扫千军啊。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还真顶不住啦。咦,你这身穿得真帅气,要不干脆和杨帅说说,调到我们宪兵司令部来,就凭你这次力挽狂澜的天大功劳和一手运筹帷幄、足智多谋的本事,升个中校绰绰有余。”罗团长还真不是虚话,确实起了爱才之心,对杨志是由衷钦佩。
“多谢罗团长美意,我还是喜欢上阵杀鬼子,到中央部门怕是呆不住。再说句不中听的话,国府中央庙多神仙多,我这个喜欢瞎蹦乱跳的小虾咪说不定哪天就被大鱼给一口吞?。”杨志也是真心实话道出了心中想法。
罗团长一听还真是,象杨志这种在中央一没靠山二非嫡系的地方小军官,到中央部门任职定是处处受制、处处受压,与其郁闷憋气还不如在前线战斗痛快,便收起了招揽心思。接着两人商量了部署,杨志将临时招募的2000余人全留给罗团长,在此继续防御鬼子的进攻,确保下关的渡江行动。但杨志叮嘱罗团长,必须在清早天亮之前撤回浮桥过江。鬼子已经攻进城内,天亮后鬼子一旦发现了江面上的浮桥,定会派出飞机轰炸,下游的军舰也会冲上来破坏。到时鬼子定是水陆空全面围堵而至,再想渡江,除非神仙附体。
商定后,杨志领着特作连返回了浮桥处,向萧司令汇报了阻击情况,萧司令闻后放下心来。同时,心中与罗团长一样兴起了爱才之心,有意招揽却明智地没有开口,如萧司令这种级别的人物,自然对中央与地方之间、中央军与地方部队之间的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关系了如指掌,是如杨志这种地方军阀人物的心腹子弟,是不可能到中央部门担负要职的。冒然招揽反而对已不利,便打消了念头。
这时,仍旧不停地有大批百姓和溃兵过桥而去,萧司令告诉杨志,除了66军和83军未见有部队撤下来,其他如,第2军团徐源泉部(第41、第48师)、第71军王敬久部(第87师)、第72军孙元良部(第88师)、第74军俞济时部(第51、第58师)、第78军宋希濂部(第36师)、教导总队桂永清部、第103师何知重部和第112师霍守义部等,均有残部将士撤来,估计安全渡江的有六七万人,城中百姓也有四十多万人过了江(战前金陵提前逃离了许多富裕的居民,但仍有六十多万普通百姓滞留)。目前城中仍不断有激烈的枪炮声传来,估计还有断后的将士在与鬼子厮杀。同时,萧司令还得到江北陈团长送来的消息,过江的部队在第一军胡宗南长官的接应组织下,击退了鬼子第13师团一部,打破了鬼子企图截断津沪线的阴谋,保障了向滁县的撤退通道。
杨志听后只有心中祷告,但愿城中被俘的弟兄与被困的百姓不会受到屠杀。自己无回天之力,只能做到如此,只求苍天莫怪、大发慈悲。
这时,宪兵第十团上校团长陈烈林率领守卫明故宫的宪兵第十团及练习团一部,附重机枪一排的弟兄,不足2000人也撤到浮桥,其中有不少带伤的,看来也和鬼子发生了交火,损失不小。萧司令命其率部过江,在江北警戒。同时,命人去向罗团长,让其率部撤回。此时已近清晨五时,不久就要天亮了。
杨志便让陈皓然领着特战连的弟兄开始向船工、工匠们分发大洋,所幸的是船工、工匠们没有一人伤亡,就让杨志节省了一些大洋。同时,陈皓然通知陈团长做好拆散浮桥及撤退的准备。
城中仍有不少弟兄和百姓未撤出,估计是被围困出不来啦。但杨志与萧司令也只能准备拆桥撤退。这时,见掖江门方向,刘营长率领手下跑来,远远地便向萧司令报告:“报告萧司令,我部已完成守城及掩护长官撤退任务,现奉命过江,请司令充准。”,此刻的刘营长语气虽然恭敬,但神态却是志得意满,洋洋得意的模样令人生厌。
萧司令也不说话,只挥挥手,示意可以上桥过江。刘民急忙冲上浮桥,还向杨志打招呼:“杨老弟,愚兄这次要多谢你啦,先走一步,老弟恩情容日后再报。”看来这小子是得到了上峰的夸赞,心里美得很。对杨志许下一个空头答谢后,带人匆匆跑了。
半小时后,罗团长带着三千多人回到桥头,萧司令一声令下拆桥,大家合力将浮桥全部拆散,散靠于岸边,供后续出城的将士和百姓可以乘船渡江。
萧司令与杨志领着部队向潜洲而行,杨志急令歪老壳领碰上警卫班在前引路,并派人通知陈团长。队伍走到一半,便见前方来了一队鬼子兵,领头的居然还是一位鬼子将军,队伍中有人大叫一声“鬼子来啦”,端枪就要射击。杨志吓得急吼:“不许开枪,是自己人”,特战连和三营弟兄们也连忙阻止,纷纷大叫:“自己人,不要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