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厚德载物666(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扶苏启动了模拟法庭,对全校的触动很大,一时各个院系的学生开始尝试类似的辩论活动,以“真理越辩越明”为理由,开展了全校的跨科系辩论活动。
“胡闹,这不过是名家的套路!”公孙尼子痛心疾首,对自己的校园将成为雄辩家的乐园感到痛惜。
“让孩子们有个新形式来消耗自己的过剩精力吧!他们现在太闲了!”
张诚则遴选了一批学生,单独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线电学》。和其它专业只考核成绩不同,这门课程的要求限制极多:秦人、张村子弟中学第一批毕业生、和商行签订十年以上聘雇合约的商院学生、有教授担保推荐的学生——总之,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到,不准许对外传播。是机密。这个课程授课班级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电讯班,参加这门课程的学生在第一堂课进行了非常严肃的宣誓仪式,表示这门课上所学的一切都绝不会外传——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儿。
当张诚在课堂上展示一款发报机的时候,每个人都长大了嘴巴,旁听的蒙恬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这门课程的入学资格限制那么多。按照张诚的说法,掌握这门技术能跨越千里进行传讯——这项技能远远胜过军中的驿卒和烽火台的烟柱,如果这项技术带到每一个郡县,帝王都可以知道郡县发生的每一件事。
“利用按键实现电流断续,会变成长一点的声音和短一点的声音,长短声音可以组成一组信号,赵杏儿教授编制了一份长短声音信号的代码,可以把一组信号变成一个拼音字母,无数这样的字母组织在一起,就可以传递讯息。用一个手摇发电机供电,一个足够高的天线传播无线电讯号,最远可以传播数千里。通讯的两端用一组信号识别对方身份,确定大家在线,就可以在线实时传递信息。哪怕你身在东海郡,给身在张村的我发送一条消息,就如同给邻桌女同学递纸条一样简单!”张诚这样说。
这一组点划组成的代码,不是摩尔斯代码,而是赵杏儿随手编写的一组代码,张诚笑着称呼这组代码为师姐代码。两个人曾经在张村两头测试传讯,果然信号能够准确到达并且翻译成可以阅读的拼音。
“课堂上每个人可以选一组数字,来作为自己的呼号。”张诚说。
兵学系教授蒙恬第一个选了自己的呼号——101。张诚看着这个呼号,愣了好长时间。最后叹一口气准许了。
“怎么?莫非是占用了你想用的呼号?”蒙恬笑着问。
“没有,我已经选好了呼号。”张诚笑着给蒙恬看自己的呼号——666。
“怎么?不是001?”蒙恬不解。张诚笑而不答。蒙恬又问张诚——赵杏儿的呼号是多少?却是一个更长的呼号——2333。
蒙恬觉得这两口子有点古怪。
长城大学的校园内就这样建造了一个巨大的钢架作为张村电报处的天线,钢架上还安装了避雷针,避免遭雷劈,这个装置是张诚亲自负责设计安装的,提到雷劈,张诚就想起当初在发射场的那一个天雷下来,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安装避雷针。现在张村连望楼都安装了避雷针。
有那么一段时间,参加电讯班的这些人每个都鬼鬼祟祟的,带着手摇发电机和电报机,寻找远离发射天线的地方测试信号。也有一些人不信张诚所说“千里传讯”的能力,甚至跑到了长城脚下收发信号。结果却一再证实张诚的说法,只要竖起天线,上百里的距离收发信息,就跟给邻桌女生递纸条一样方便。
“这个用在战场上,大将军可以指挥百里之外的战场行动……”蒙恬说。
“也不要做太细的指挥,人做不到指挥到每一个班组!”张诚笑着说。
“但若是天下郡县都有这样一个发报机,那么再偏远的急报也可以瞬间到达中枢,而帝王的政令可以瞬息传遍天下。”扶苏睁大了眼睛。
“消息传的这么快,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张诚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