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停战协议中(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燮元亦站起身来,袍袖一挥,“荒谬!董仲舒之儒,融合诸家之长,使儒家经义更为完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伦理分明,方使天下有序,百姓安居乐业”。
秦思源目光炯炯,“纲常伦理?哼!这分明是压抑人性”。
“君为臣纲,便让臣子唯君命是从,哪怕君昏庸无道亦不得反抗,父为子纲,使得多少子女被封建家长制束缚,丧失自我”。
“此等儒术,让后世百姓渐渐没了脊梁,只知盲从,只知为求功名而苦读儒经,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内心逐利”。
朱燮元气得面色涨红,“你这是曲解!儒家倡导的忠君爱国,是为了天下稳定,若无此等信念,岂不是人人皆可犯上作乱?”。
秦思源针锋相对,“忠君若是愚忠,爱国若是空喊口号,又有何益?真正的爱国,应是为百姓谋福祉,而非维护一家一姓之统治”。
“孔子若在世,见此儒术被扭曲至此,定会痛心疾首。如今之儒,已沦为官场晋升之阶梯,几人是真心践行儒之大义?”。
朱燮元怒指秦思源,“你一介武夫,懂什么儒家精妙?儒家经义博大精深,岂是你能妄加评判?”。
秦思源毫不退缩,“我虽非儒生,却能以旁观者清。看如今官场,满口儒术之人,又有几个是真正心怀苍生?多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借儒之名,行自私自利之事”。
朱燮元一时语塞,却又不甘示弱,“那你所谓的治世之策,难道仅凭你一人臆想,就能胜过儒家千年传承?”。
秦思源傲然道:“我只知,在我之地,百姓能有田可耕,有屋可住,有冤可申,不必被那虚伪儒术所困”。
“我以实际行动让百姓富足,而非靠空洞儒理”。
朱燮元冷哼一声,“你莫要得意,儒家根基深厚,岂会因你一言而动摇”。
秦思源缓缓踱步,“我并非要彻底否定孔子之儒,只是这后世被歪曲的儒术,实该摒弃”。
“总督大人是个明白人,儒学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你心里应该很明白,要不然你也做不到现在这个位置”。
秦思源目光如炬,言语间似有深意,仿若能看穿朱燮元内心深处的隐秘。
朱燮元一时沉默不语,他在官场中摸爬滚打数十载,历经无数风雨,方一步步艰难地爬到如今这令人瞩目的高位。
其间的坎坷与波折,唯有他自己最清楚,他当然明白儒学在这官场之中所扮演的角色,究竟是怎样一种微妙而又关键的存在。
或者应该说,他对儒学、儒生、官场这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看得透彻至极。
他深知儒学于官场,既是晋升的敲门砖,亦是行事的准则与规范,于儒生,则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根本。
凭借对儒家经义的研习与领悟,在官场中谋求一席之地,而官场,更是在儒家思想的笼罩与渗透下,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又森严的等级秩序与利益博弈规则。
他明白其中的利弊,懂得其中的规则,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万劫不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