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前台(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锦林的努力自然没有白费,他不出预料地取得了1990年市政府招待所元旦卡拉OK比赛的第一名。奖品当然不止是两箱上好的东海带鱼。就在孙锦林赢得比赛不久后,他被从修理工的岗位调到了前台,成为了招待所前台这么多年来第一个男孩子。自此,帅气的孙锦林,成为了市政府招待所在九十年代初期的门面之一。
方真真在休完产假回到前台之后,曾经问过孙锦林:“小孙,当人事部找你聊调动的时候,你为什么选择了咱们前台呢。”
孙锦林笑了笑,解释道:“真真姐,你看哈,咱们市政府招待所除了我出身的工程部之外,有这么几大部门:职能性质的人事部和财务部我就不说了,最重要的部门肯定是餐厅部、客房部、前厅部,以及行政办公室。”
方真真点点头:“你观察得还挺透彻。”
孙锦林开始逐个分析道:“这当中,餐厅自然是最赚钱的,因为当时市政府的大小宴请都在市政府招待所;连带着,那些国企央企老总也愿意把饭局设在这里。但餐厅也最累,觥筹交错好不热闹,就意味着后厨每天需要早早到岗备料刷洗,服务员则一定要等到最后一拨客人结账以后才能下班。”
方真真笑着揶揄道:“你这个大小伙子,害怕累?”
孙锦林说:“我当然怕累啦!比餐厅部稍微轻松一点的,是客房部。市政府招待所拥有几百个房间,客房部是所里当之无愧的最大部门。但客房部的员工大多都是女孩子,而我好像也不太会干她们整理房间和协调安排之类的客房服务。”
方真真轻轻摇摇头:“你可就错过了个找对象的好机会呀!不过你长这么帅,估计都不用靠自己去找对象吧?得有多少小姑娘追你呢?”
孙锦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真真姐,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啊!我再说回咱们的话题哈。其实市政府招待所里最好的部门,自然是行政办公室。那可是距离招待所核心管理层最近的地方。但办公室的岗位,一般人是捞不到的,除非你有非常傲人的学历,或者极其坚实的家庭背景。而我两者都没有,自然根本不抱奢望。”
方真真听得若有所思,难怪当初她从办公室调到前厅部,闺蜜高燕霞好一顿替她惋惜。
孙锦林继续说道:“唯有前台。前台虽然要倒班,但工作时间固定,工作相对清闲。最重要的是,在前台工作可以认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常来招待所的贵客们。这不失为一个结交人脉的好岗位。因此,对我来说,能在前台工作,基本是以我目前的条件,所能提升到的最好的岗位。我已经十分心满意足啦!。”
***
加入前台以后,孙锦林开始用心观察自己所处的这个全新的人际工作环境。
那时的前台是怎样的阵容呢?前台同礼宾一起,隶属于前厅部。我妈方真真是前厅部副经理。在我妈上面有一个前厅部正经理,大概跟吕红莲年龄相仿,是一个副局长的老婆,这个经理好像因为什么事情而跟吕红莲不太对付,具体原因不详。但总之,这个经理两年前就开了个病假单,从此常泡病号,并不怎么来上班。因此,我妈虽然职级上是副经理,但行经理之实权,管理着包括前台和礼宾在内不到十个人。大刘所在的保安部不归前厅部管,所里有专门的保安部。
前台除了刚刚调入的孙锦林这唯一的男生;其他人,都是二十多岁颜值超众学历尚可的小姑娘。后来,我称呼孙锦林为锦林舅舅,而把这些小姑娘叫作这个姨那个姨。虽然对我来说,从我开始有记忆的1991年以来,印象中的前台就是那几个人的固定阵容。不过把时间轴滑到我尚未形成记忆的1990年,前台的几个阿姨当中,有两个人其实跟孙锦林一样也是前台的新面孔。这两个人是钱静和周小红。
叫钱静的那个,圆脸盘,双眼爆皮,声如洪钟,一看就知道气血很足。钱静去年通过社会招聘加入招待所的时候,还只是餐厅的一个普通传菜员;结果不知是怎样的一番操作,几个月后,她就被破格调到了前台。而今年刚刚加入招待所的刚那个,叫周小红。她个子不高,尖脸窄肩地清瘦,皮肤稍黑,五官十分漂亮,却总是一副怯生生的模样,显得不够自信。
与钱静相比,周小红的家境更为普通:她家住在燕东城区外的田师傅镇,父亲是当地的矿工,母亲则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从镇子通往市区蜿蜒曲折的那条路,沿着太子河,中间要经过一堆名字奇奇怪怪的村庄:泥塔村,歪头山村、黄木厂村、草河口镇…东北村庄的地名,松弛感超过北上广所有citywalk的年轻人,所有地名仿佛全部都随意起一起。小红这个名字也是她爸妈随意起的,矿工和农民没空看诗经取名字,没有叫她“霞”、“芬”、“凤”,已经是很与时俱进了。周小红的美,是真的美;但她的土,也是真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