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铁三角从南向北,清淇厂照样画瓢(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商业的浩瀚海洋中,人才的流动与组合宛如璀璨星辰的交织,演绎出无数动人心弦的故事。清淇厂的发展历程里,周伍伟、邱成和郑刚三人组成的“铁三角”,恰似那熠熠生辉的星辰,在不同的时空绽放着独特的光芒。

上节我们讲过,新来的副总周伍伟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为清淇厂带来了崭新的活力。他带来的品控和生产管理两位得力干将——邱成与郑刚,更是让清淇厂的李总如释重负,免除了人才匮乏的后顾之忧。那么,这三人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请听我娓娓道来:

原来,他们三曾一同在东北的一家药机厂并肩奋斗过,并在不同岗位上为企业都作出过一定贡献。后来改革开放的浪潮汹涌澎湃,国有企业纷纷面临转制的重大变革。东北的那家药机厂也未能逃脱这一历史潮流。所谓的改革转制,在不少人眼中,便是将企业出售给工厂的几位主要领导人,同时免去银行的所有债务。然而,转制后的短时间内,工厂难以满足岗位人员的需求。新的工厂负责人秉持着与国企时期截然不同的理念,他坚信首先要确保工厂生存下来,而后才能谋划发展。在此情形下,他对现有的工人采取了差别化的对待方式。那些对他而言有用的、占据关键岗位的人员被留了下来,而一般岗位的人员则面临着被撤掉或下岗的命运。那些下岗的人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南下寻找工作的艰难征程。而没有下岗的人,由于工资微薄,也有不少毅然选择了辞职。于是,一大批工人怀揣着希望与梦想,涌入了南方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

在这群南下的管理技术人员中,周伍伟率先迈出了勇敢的步伐。他曾是东北药机厂生物研究所的所长,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在南方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被一家制药机械厂慧眼识珠。在这里,他担任副总和质量保证工程师。由于对制药机械了如指掌,他不仅负责质保体系,还热心地帮忙做技术工作。然而,随着工厂技术人员的不断增多,他逐渐卸下审图的重任,转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质保体系的工作中。自此,他几乎每天都悠然地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聊天,车间对他而言仿佛成了一个遥远的存在,鲜少涉足。

邱成,同样来自东北那家药机厂的技术人员,担任检验工作。他为人实诚,办事认真负责,在工作中一丝不苟。随着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日益严格,周伍伟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位昔日的同事。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邱成邀请到浙江的这家公司,担任品控负责人。没过多久,邱成就迅速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凭借着他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赢得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肯定。

后来,浙江这家公司的车间主任离职,公司总经理在人才匮乏的困境中陷入了沉思。关键时刻,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周伍伟的身影。周伍伟灵机一动,认为还是得从东北寻找合适的人选。就这样,郑刚进入了他们的视野。郑刚原本就是做药机的车间主任,对加工流程烂熟于心。来到新公司后,他如同鱼入大海,很快就适应了新角色,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至此,后来周伍伟、邱成和郑刚三人组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铁三角”,无论走到哪里,都散发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周伍伟虽然身居副总之位,但实际事务并不繁多。他主要负责质量保证体系,在技术方面只是偶尔参与一下。他仅对产品出库有兴趣,管理的严格程度可谓达到了极致。有一次,一台产品急需发货,生产部门心急如焚地找他签字,可他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临时不在。生产部门在焦急的等待中失去了耐心,决定将货物发了出去。周伍伟回来后得知此事,立即毫不犹豫地打电话让车间将货物追回来。他坚定地表示,没有经过他同意,绝对不能发货。生产负责人无奈之下找到老板,诉说着车已经离开一段时间的困境。但周伍伟态度坚决,丝毫不肯退让,要求一定要把货物追回来。老总面对如此强硬的态度,也只好放下面子来找他。可周伍伟毫不妥协,他强调这种规矩是不能破掉的,否则以后谁还会认真执行呢?他说要么他们不回来,要么他自己走人。老总被他这番话逼得强忍着怒火,对生产负责人下令,让车回来,让周副总检查。车子回来后,周伍伟只是去看了一眼,便签上名,放行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周伍伟的认真负责和对流程的严格遵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保证了产品质量,但也让公司里的许多人对他的这种死脑筋颇有微词,甚至认为他是故意的,想树立自己威信。由于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办公室里,老板娘每天上班都要经过他的办公室。有一次,老板娘实在是忍无可忍,笑着对周伍伟说:“周总,你是负责质量的,也要去车间指导一下呀,不能整天坐在办公室呢。”周伍伟听后,连忙回应说好的,他会常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