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永平踉跄撑危局,玉奎竭力破难关(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清淇公司那宽敞却弥漫着紧张气息的车间里,诗朗的离去宛如抽走了那根稳固全局的定海神针,黄永平自此独自挑起了几个车间生产计划的沉重担子。

起初,黄永平凭借着往昔积累的些许经验和原有的基础,尚且能够勉力稳住阵脚。生产线上,机器的轰鸣声虽不绝于耳,运作看似紧张却也尚未捅出大娄子。然而,如同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的潮水,市场需求疯狂猛涨,生产任务似漫天纷飞的雪花,纷至沓来,且愈发繁杂沉重,令人应接不暇。黄永平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在安排生产时,开始手忙脚乱,往昔那有条不紊、如行云流水般的节奏被彻底无情地打乱,交付日期也如脱缰的野马,一再延误。

就在这混乱几乎濒临失控的危急关头,一场严重的失误犹如晴天霹雳,在公司内部掀起了惊涛骇浪。总部发来的一张十万火急的发货单,待到交付期限来临,一查,竟惊愕地发现根本未下达至生产环节。负责生产下单的吴忠,因一时疏忽,如同迷失在大雾中的航船,遗漏了这个关乎公司生死存亡的关键单子。总部闻知此事后,那愤怒的斥责之声,如疾风骤雨般汹涌袭来,似要将整个公司吞噬。

李总为此紧急召集了一场气氛凝重的会议,他的面色阴沉得犹如暴风雨来临前那黑压压的天空,令人窒息。平素里从不离手、视若珍宝的《经济学人》书,此刻被他怒不可遏地重重甩在会议桌上,那巨大而沉闷的声响,仿佛一记重锤,砸在在场众人的心头,让所有人都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

“你们到底是如何做事的?如此至关重要的单子,竟然都能遗忘!让总部这般毫不留情地批评咱们,你们的责任心究竟都跑到哪里去了?”李总双目圆睁,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声音因极度愤怒而颤抖,仿佛要冲破房顶。他向来最容不得下属犯下这种低级错误,何况此次还遭总部如此严厉的斥责,这让极其爱面子的他,觉得颜面荡然无存,仿佛被人当众狠狠扇了一记耳光。或许这与他曾身为政府官员,习惯了教育和批评他人有关,他的威严不容挑战。

黄永平深知此次失误自己罪责难逃,一颗心如同坠入了无底深渊,已做好遭受重罚的准备。但李总念及黄永平是自己亲自招进来的,为人又老实憨厚,便暂且压下心头怒火,不想对他痛下狠手。于是,李总在总部那里巧舌如簧,为黄永平寻了些借口,总算让黄永平侥幸逃过一劫,未受太过严厉的惩处。

黄永平虽侥幸躲过了严惩,可被李总那疾风骤雨般的训斥后,仍如霜打的茄子般,耷拉着脑袋,默默走出办公室。他的内心犹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齐涌上心头。他原以为诗朗的离开是自己大展身手、一飞冲天的绝佳契机,可当真正独掌全局时,才深切体会到其中的艰难险阻,犹如攀登陡峭的悬崖,每一步都充满艰辛。往昔诗朗在时,那详尽周全、丝丝入扣的计划,他只需亦步亦趋、依葫芦画瓢地执行即可。如今没了依靠,所有责任与压力如泰山般轰然压至他的肩头,令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懊悔自己当初的盲目自信,如蚊蝇般在心底暗暗发誓:“往后务必加倍谨慎,如履薄冰,绝不再犯此类愚蠢的错误。”

一日,黄永平在车间与李总不期而遇。

李总眉头紧蹙,犹如两道深深的沟壑,声音严厉地问道:“小黄啊,这生产计划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总是状况频出,如同乱麻一般?”

黄永平低垂着头,满脸愧疚,仿佛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道:“李总,都是我的失职,我定会痛定思痛,尽快改正。”

李总长叹一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奈与失望:“你得多向诗朗学学,他在的时候,可没这么多令人焦头烂额的乱子。”

黄永平咬了咬嘴唇,似乎要咬出一丝决心来:“李总,我深知自己犯下大错,我知错了,必当全力以赴改进,不让您再失望。”

此时的李总,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诗朗离开时的场景。诗朗当时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犹在耳畔回响:“小平做一个车间主任或许还行,但整个计划管理工作怕是短时间难以胜任。”忆起诗朗在时,自己无需为生产琐事劳心费神,一切皆井井有条,如同一台精密运作的机器。而当下,自己却被生产问题搅得焦头烂额,如同置身于一团乱麻之中,找不到出路。李总深切意识到,必须尽快寻觅一位能担此大任的能人,以扭转这混乱不堪的局面。

恰在公司为生产管理焦头烂额之际,不锈钢设备制作标准缺失的问题也如冰山浮出水面。由于清淇一直未给不锈钢设备制作制定明晰标准,致使产品外观质量参差不齐,犹如残次品的大杂烩,难以满足客户日益严苛、近乎苛刻的要求。客户的抱怨之声不绝于耳,如同一阵阵刺耳的警钟,在公司上空回荡。总部事业部领导在会议上屡次严词提出,那严肃的表情和犀利的言辞,给清淇公司施加了巨大压力,仿佛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众人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