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人间太窄,容不下此等天才!(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样的人统领大唐,会落得那样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吧。
【他笔下的诗歌也慢慢地充斥着阴、冷、鬼、愁等字眼。
伤感悲观的情绪,正如他的那首《秋来》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读罢让人毛骨悚然,也正因此被当代作家说读李贺有 三不宜。
若犯此三条则需要快速移到阳光下,深呼吸数下,以驱阴寒之气。
公元816年,走投无路的李贺,只得强撑着病体,返回昌谷老家,他还想接着在奋斗,可惜没有时间了。
不久后,公元817年,年仅27岁的李贺抑郁成疾,再也没有起来。】
[该说不说这李贺真的是一个忠君爱国的顽强少年!]
[要是把我换成他,不直接造反就对不起他李家血脉。]
[换我早就被逼疯了,反正也看不到出路还不如直接揭竿而起,搏一把大的!]
[你们别老用现在的想法来对待古人啊,他们从小的思想教育就是忠君爱国。]
[‘吾不知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李贺的这一句读出来才是真正地让人头皮发麻。]
[可怜留下李母白发人送黑发人!]
……
……
人们念着李贺的诗,还真是浑身一颤,怪不得被后世人称之为“诗鬼”!
这跟之前那个王勃一样又是一位悲情人物啊,年纪轻轻就走了,倒是可惜了。
李贺更是直接跪在李母面前哭着请罪“孩儿不孝,没能在跟前侍奉,让娘亲晚年无依不止,还让您白发人送黑发人!”
【为了给这位怀才不遇的少年一个美好的结局,晚唐张读所着《宣室志》中记载:
李贺去世后,李母悲痛万分,这天她又梦见了儿子,李贺如同在世时一般跟母亲说
“孩儿三生有幸,能为母亲之子。
自小苦读诗书,非为一己私利,只想光耀门庭,报答养育之恩,不料先母而去。不能朝夕侍奉,实在有愧于您,但孩儿并非真的死去,乃是受命于天帝。”
李母大惊,赶忙追问:吾儿上天,所为何事?
李贺回答:天帝迁入新居,名为白瑶宫。
听说孩儿精于诗文,便招我和数位文士作文记此盛事,闲暇之时,孩儿都在凝虚殿,为天帝作词谱曲。
如今,吾已是神仙中人,甚为快乐,母亲莫要挂念。
语毕便飘然而去,走时还吟起年少时所作诗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去踏清秋。”
看来终究是人间太窄,容不下此等天才!】
[这就是独属于华夏人的浪漫吧!]
[希望这少年能在天宫尽其所长,无忧无虑!]
[对于李贺来说肯定是这人间太苦了,老天都不忍心他在受折磨,早早的就唤回天上了。]
[希望李贺在另一方天地尽情挥洒热血,实现他的抱负。]
感性的人们擦去眼泪,对于这个命途多舛的少年投去最衷心的期盼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