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国运昌盛(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们想要飞蛾扑火,我也绝不心慈手软。

董卓一次次的对自己说,而且也确确实实的这么做了。

但血洗雒阳大户,与其说是一种报复,倒不如说,是一种发自于内心深处的恐惧。

这一次李儒看出了端倪,下一次,他还能看出来吗?

在这种极度紧张的情绪之中,董卓整日的提心吊胆。荥阳大捷的消息传来,使得那根崩的快要断掉的弦终于松弛下来。可这一松弛,紧跟着就是一场大病袭来。

大宅门内,济慈为董卓号了脉,忧心忡忡的走了出来。

蔡邕和蔡琰急忙上前询问:“小慈,亲家的病,究竟怎么样了?”

济慈轻咬樱唇,低声道:“胸闷气短,乏力脉结,此乃心气不足的症状。气为血之帅,起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则气血不通,不通则通……太师今后,实不易再经刺激,暴喜伤心,愤怒开怀,过之,则有性命之虞,当小心才是。”

这心气不足,用一个比较现代的术语来说,就是心脏病。

蔡琰自然知道董卓的心事。

事实上这种状况,从董璜死后,董卓就时常发作,只是他不说,别人也没有在意。

蔡邕道:“那该如何调养才好?”

济慈歪着头想了想,“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太师当以静气宁心为主,不宜过渡操劳,不宜大悲大喜,不宜过渡饮酒,不宜声色犬马,总之两个字。”

“什么?”

“平、和!”

李儒在一旁听罢,不由得苦笑摇头。

平、和?

说的倒是容易。如今雒阳已经乱成了一团麻,外敌尚未完全退去,如何的平和呢?

只是济慈是董俷的人,他不好破口大骂。

“文正……”

董卓突然在屋中叫起了李儒的表字。

济慈一把拉住了李儒,“林乡亭侯切记,莫要让太师情绪起伏,更不要让太师操劳。”

这女子,怎地如此无礼?

李儒心里不快,不过表面上却没有流露任何情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