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为什么提到疆省,后面总会跟着一个生产建设兵团?(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打火机垫片的外商都过来劝,别吹他们,你一吹他们,他们就得倒闭。”

“我觉得真正的工业明珠是钓鱼竿,求快快把价格打下来。”

......

洪武年间。

朱元璋朗声大笑。

“倭寇,大开眼界了吧!倒闭了吧!”

“哈哈哈......别妄想给华夏搞什么技术垄断,华夏只要研发出来,你们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咱们非不能,实不愿也。不是不生产,而是利润太低了。”

接着,朱元璋的脸上洋溢起一种既得意又略带戏谑的神情。

“哎呀,华夏怎能如此证明自己呢?”

“杀鸡焉用牛刀啊!”

“这小钢珠卖不完,可咋整?”

......

永乐年间。

朱瞻基再次仔细观察了圆珠笔的构造之后,说道:

“爷爷,我觉得圆珠笔内的小钢珠技术不算什么,真正的高科技应该是包裹圆珠的笔尖。”

朱棣闻言挑眉,好奇问道:

“哦?此话怎讲?”

朱瞻基解释道:

“这笔尖的设计,需兼具刚柔并济之妙。”

“既要足够坚硬,以支撑书写时的力度与稳定。”

“又需有一定的韧性,方能恰到好处地拖住不断滚动的钢珠,确保书写的流畅与顺滑。”

朱棣缓缓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

“言之有理。”

“那华夏后世必然也能自己造出来。”

“只是赚不赚钱,和后人想不想造的问题。”

......

而李世民此时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

他现在严重怀疑,那些自诩为公知的人,将华夏贬低到尘埃里,其实是类似战忽局的一种套路。

战忽局的小老头,也总是“我不知道啊”、“华夏不可能造出来啊”等等这类的说辞。

而公知以贬低华夏的方式,最终让华夏掌握新技术、垄断市场。

虽说是亏了钱吧,但是让倭国相关公司破产,也算是大快人心。

他们或许是没什么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