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首尾呼应的时间跨度(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各朝百姓:我们也想知道,为什么呢。

有迷信的人则觉得“宋”这个名字不好,因此才生出许多事端,“宋—送—怂”。

听听这名字能好听吗,一点都不吉利。

后面朝代的百姓也不能通读史书,看着评论里说汉史呢一眨眼又扯上了霍去病,李广,李陵,…

“这么一看好奇怪,一个小人物还有如此曲折的经历。”

“我们一辈子种地不知道苏武,朝廷做了什么,可汉武帝,霍去病那是知道的。”

“突然感觉盘这些大人物的们关系还挺有意思。”

旁边一起在地里干活的大娘擦了擦汗,也说道,“是啊,咱们一辈子就这样了,让家里的臭小子多看看天幕,认认字,再长大点找个轻松的活计,这日子一下就有盼头了。”

百姓们想法都如此,更别说学子大傅和家里允许让读书明智的女子了。

每当天幕讲解这种历史事件的时候他们听的都很认真,这是和他们完全不同的思想。

后世子孙接受的信息多,教育多,往往他们的有些讨论让他们灵光一闪。

就比如这次讲汉使的故事,苏武—李陵——司马迁—李广—李敢—霍去病—汉武帝。

讨论的内容也是很有意思,历史人物一下子就串联起来了。

后世管这叫什么:六度分离理论。

就比如已经偏离的讨论:

【两千年来一直想不通李陵为什么要投降。】

【李广迷路候一辈子也忠诚,孙子却投降匈奴,挺讽刺的。

——哎,历史就这样,李敢枉死,谁也不知道李陵是假投降还是真投降,不怪苏武骂他。】

【不是…李陵真能不知道李敢怎么死的?投降也不奇怪。】

【可是项羽自刎于江东

———李陵能和项羽比吗?】

【司马迁就因为为李陵求情了 才惨遭腐刑,这么看历史真的很唏嘘。】

【李家人厉害啊,李信,李广,李世民都挺出名的。】

【李广是世家被吹的如此高,飞将军李广匈奴人可是说他跑的快,不是夸好吗?】

【而且史记司马迁写的,你去读主观意识就很同情李广,可他干的事真一般。】

【后面朝代也鼓吹李广,还不是是李家属于世家…霍去病卫青在后面的朝代其实名气一般,现在网络上讨论多了才了解的多,可李广的名声一直都不错…】

【 霍去病最大的失误就是杀了李敢,不然他就是中国最完美的武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