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机构控盘与做庄揭秘(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股市风云:机构控盘与散户应对策略》
在充满变数与玄机的股市中,机构的操作手法一直是众多投资者渴望窥探的奥秘。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机构如何做庄一只股票,以及如何在这场资本博弈中狩猎游资和散户。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分享,更是一次对股市深层逻辑的探索,希望能为您在投资道路上点亮一盏明灯。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机构和游资有着本质的区别。机构是完整参与股票控盘流程的资金方,其运作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而游资则以打板抢热点、快进快出的方式操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游资充其量只是体量巨大的散户。
在这场资本的较量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于散户而言,不妨换位思考,将自己想象成一家机构,去研究机构的心理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股票涨跌的各个阶段洞悉主力的意图,从而找到应对之策。
机构运作一只股票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敲定目标。机构会让其幕后团队挑选市值合适、符合自身资金实力的几只个股。市值过小的股票缺乏操作空间,市值过大则难以掌控,存在玩脱手的风险。所选公司不一定需要极为优质,但经营状况不能存在重大问题,至少近几年不至于面临退市危机。同时,公司的背景也是考量因素之一,背景过于强大的公司往往难以介入。
随后,机构会安排团队从多方面对这些公司进行深入调查,包括与公司高层接触。这一举措具有多重目的。其一,是为了求证和考察实际情况,验证幕后团队前期的判断是否准确。其二,通过与公司高层接触,争取获得他们的配合,这在业内被称为“拜票”。
或许很多人会疑惑,为何公司高层会选择配合机构?其实,原因很简单。机构做庄成功后,公司高层能够名利双收。他们会按照机构的需求,在特定时间发布特定信息,以吸引游资和散户。而机构则通过抬高公司股价,为高层提供高位减持的机会作为回报。
接下来是试盘环节,这是敲定最终目标的关键一步。机构会买进这几家公司的部分股票,测试抛压和筹码集中程度。如果发现其中有老庄存在或者套牢盘过多,机构会果断放弃。通常,经过筛选,最终只会选择一只股票介入,开启长周期的做庄之旅。
当目标确定后,就进入了第二步,砸盘吸筹。砸盘之前,机构需要先拥有一定数量的筹码,但仅靠试盘阶段获取的筹码远远不够。因此,机构会大量吃进筹码用于砸盘。
在这个过程中,机构会采用大单砸盘、小单接回的策略,循环往复,致使股价不断下跌。对于散户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心理上的煎熬。比如,股价从十元砸到六元,若散户不投降,就继续从六元砸到三元,再从三元拉回六元,接着又砸回四块。而且从盘面情形看,似乎有继续砸穿三元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散户的心理防线会彻底崩溃,从而交出手中的筹码。
在砸盘吸筹的过程中,公司的配合至关重要。公司往往会发布业绩严重下滑、财务报表难看等利空消息,进一步加剧散户的恐慌。实力越强的机构,在这个阶段操作的时间越长,因为他们资金成本低,耗得起,且目标高远。这也导致很多股票的底部形态特别漫长,股价不断小幅拉起、小幅下跌,反复震荡,直到机构收集到足够多符合控盘要求的筹码,实现绝对控盘。而这种股票一旦启动,后期涨幅往往十分惊人,正所谓“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完成砸盘吸筹后,就到了第三步,快速拉升,脱离成本区。要知道,机构的目的是盈利,而非刻意打压股价。在成本区停留的时间越久,风险就越大。因此,机构会迅速拉升股价,脱离成本区。此时,一连串的阳线会吸引众多短线投资者的关注。
但机构会带着这些短线投资者一起赚钱吗?显然不可能。在快速拉升的过程中,机构会通过各种手段清洗浮筹,让那些意志不坚定的投资者出局。比如,突然的大幅回调、长时间的横盘整理等。只有经过反复的洗盘,机构才能确保手中掌握足够的筹码,为后续的出货做好准备。
当股价拉升到一定高度后,机构就进入了第四步,出货阶段。这是整个操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机构需要在不引起市场恐慌的情况下,将手中的筹码逐步抛售给散户和游资。
为了实现顺利出货,机构会采用多种策略。常见的有制造利好消息,吸引更多投资者买入;营造股价继续上涨的假象,让投资者误以为还有更大的上涨空间;或者与其他机构联手,通过对倒交易等手段制造活跃的交易氛围。
在出货的过程中,游资往往会成为机构的接盘侠。游资由于其操作风格的激进和对短期利润的追求,容易被机构所利用。当游资大量买入时,机构会趁机悄悄出货。而当游资发现自己陷入困境时,已经为时已晚,只能无奈割肉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