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劝医初成转机临(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53章 劝医初成转机临
辰时刚过,惠民医馆门前便陆续停下了几辆马车。虽然顾长渊预料到接受邀请的医家不会太多,但眼前寥寥无几的马车还是让他心中一沉。徐凛风站在他身旁,低声说道:“大人,看来宋医家的影响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顾长渊微微颔首,神色却依旧平静。“来者是客,凛风,随我一起去迎接。”
率先走下马车的是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正是城中德高望重的张医家。他身后跟着几位年轻的弟子,眼中带着几分好奇,也带着几分警惕。顾长渊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张老先生,您能赏光前来,顾某深感荣幸。”
张医家捋着胡须,淡淡地回了一礼:“顾大人客气了,老夫只是想来看看,大人所谓的改革,究竟是何模样。”
顾长渊将众人迎进医馆,指着焕然一新的诊室、药房和病房,详细地介绍了改革的计划。他着重强调了引进新疗法和提高医疗效率的重要性,并承诺会保障传统医家的利益。
“各位先生,我知道诸位对新疗法心存疑虑,但这些方法都是经过反复验证的,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患的痛苦,提高治愈率。”顾长渊指着一个摆放着各种草药的架子,“例如这种来自西域的草药,可以有效治疗风寒,比传统的药方更加有效。”
几位年轻的弟子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低声讨论。张医家虽然依旧面无表情,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
与此同时,钱药商正坐在自家富丽堂皇的客厅里,听着手下汇报医馆的情况。当他听说有几位传统医家去了医馆,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这群老家伙,竟然敢去给顾长渊捧场!”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去,告诉那些医家,如果他们敢支持顾长渊的改革,就别想再从我这里拿到一株药材!”
消息很快传到了医馆,几位原本有些动摇的医家顿时面露难色。他们虽然对顾长渊的改革有所期待,但钱药商的威胁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
顾长渊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不动声色地继续介绍改革计划。他知道,要真正说服这些传统医家,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顾大人,你这是在拿病人的性命开玩笑!”宋医家带着几个弟子,气势汹汹地走了进来,他指着顾长渊,厉声说道:“这些新方法都是未经检验的,你怎敢贸然使用?万一出了事,谁来负责?”
顾长渊的目光与宋医家对视,空气中弥漫着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宋医家,你所谓的未经检验,指的是什么?难道我之前呈递给太医院的详细报告,你从未翻阅过?又或者,你所谓的检验,必须是亲眼看着病人因为保守治疗而痛苦不堪,甚至失去生命才算数?”
宋医家脸色一僵,他自然看过那些报告,也明白新疗法的优势,但他不愿承认自己的固执和偏见。“那些报告不过是纸上谈兵,谁能保证实际效果?你这是拿人命做实验!”
“实验?”顾长渊冷笑一声,“我所做的,不过是将更有效,更先进的医术带给百姓,减轻他们的痛苦。倒是宋医家你,抱着过时的做法不放,才是真正的草菅人命!”
看到几位原本有些动摇的传统医家,宋医家立刻转向他们,声情并茂地劝说道:“各位同仁,你们可千万别被顾大人蒙蔽了!这些新方法都是异端邪说,会害了病人的!想想看,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医术,岂是这些来路不明的东西能比的?”
钱药商的威胁犹在耳畔,几位医家又开始犹豫起来。张医家捋着胡须,眉头紧锁,显然内心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与此同时,在太医院里,周太医正看着顾长渊递交的改革方案,陷入了沉思。他之前对顾长渊的改革持怀疑态度,认为他年轻气盛,不懂得尊重传统。但如今看到顾长渊为了推广新疗法,不惜得罪权贵,四处奔走,他的心中开始泛起一丝涟漪。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难道,这些新方法真的能改变大梁的医疗现状?他拿起一份病例,仔细研读起来,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回到惠民医馆,顾长渊与宋医家的争论还在继续。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顾长渊据理力争,一一反驳宋医家的质疑,并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证明新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空口无凭,”宋医家冷哼一声,“你说这些新方法有效,可有证据?”
顾长渊微微一笑,转头看向一旁始终沉默不语的孙大夫,“孙大夫,请你将最近治愈的病例拿给各位先生看看。”
孙大夫点点头,转身走进内室。他出来时,手中拿着厚厚一沓病例。这些病例记录了采用新方法治疗的患者情况,从病情描述到治疗过程,再到最终结果,都详细记录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