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敌强我弱,局势危急(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敌军的首次试探性进攻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如同一记重锤,让大乾朝的边境守军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者不善。韩烈深知,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前奏,真正的危机还在后头。

经过这次交锋,韩烈仔细分析了敌军的战术特点。他发现敌军骑兵不仅机动性强,而且马术精湛,在躲避箭矢和近身搏斗时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斗素养。同时,敌军撤退时有条不紊,弓弩回击也颇具章法,显然是训练有素的劲旅。

为了应对敌军更为猛烈的进攻,韩烈对防御部署进行了进一步调整。他将防御重点集中在敌军可能再次进攻的区域,加强了城墙的防御厚度,增设了更多的拒马和陷阱。同时,重新分配了弓弩手和步兵的位置,以增强不同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在训练方面,韩烈针对敌军的战术特点,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天还未亮,士兵们就被集合起来,进行骑射、近战和团队配合等方面的强化训练。韩烈亲自示范,纠正士兵们的动作,激励他们提升战斗技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情报传来,局势愈发严峻。据探子回报,敌军的主力部队正在源源不断地向边境集结,人数远远超过大乾朝边境守军的预估。而且,敌军还在不断地从西方运来各种先进的攻城器械,如投石车、云梯等,这些器械的威力之大,足以对大乾朝的城墙造成巨大威胁。

与此同时,在外交方面,虽然部分友好国家已经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那些态度暧昧的国家依旧摇摆不定。苏瑾日夜奔波,不断地向这些国家派出使者,试图说服他们坚定立场,与大乾朝共同对抗外敌。然而,这些国家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或是索要高额的援助费用,或是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

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李承乾在京城也是忧心忡忡。他不断地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试图找到破局之法。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抒己见,但始终没有一个万全之策。

有的大臣建议收缩防线,集中兵力保卫京城;有的则主张主动出击,趁敌军尚未完全集结完毕,先发制人。李承乾深知,这两种方案都存在巨大的风险。收缩防线意味着放弃大片国土,将会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主动出击则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胜算渺茫。

就在李承乾犹豫不决之时,边境又传来了一个噩耗。敌军的一支精锐小分队趁着夜色,绕过了大乾朝的防线,袭击了边境的一座小城。这座小城虽然有一定的防御力量,但在敌军的突然袭击下,很快就沦陷了。敌军在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死伤惨重。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举国震惊。李承乾悲愤交加,他深知,大乾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艰难抉择,背水一战

李承乾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之中,他深知,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将面临巨大的代价。然而,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为国家和百姓的未来负责。

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李承乾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决定不收缩防线,也不盲目主动出击,而是采取坚守与奇袭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命令韩烈在边境坚守防线,充分利用地形和防御工事,抵御敌军的正面进攻;另一方面,秘密组建一支精锐的奇袭部队,寻找敌军的薄弱环节,进行突袭,打乱敌军的部署。

为了组建这支奇袭部队,李承乾亲自从京城的御林军和各地的精锐部队中挑选出了一批武艺高强、胆识过人的将士。这些将士们都是自愿加入奇袭部队,他们深知此去凶险万分,但为了国家和百姓,都义无反顾。

奇袭部队的训练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负责,训练内容包括长途奔袭、夜间作战、突袭战术等。将士们日夜苦练,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奇袭技巧。

在边境,韩烈接到李承乾的命令后,立刻调整了作战计划。他加强了对敌军动向的侦察,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敌军的进攻意图。同时,他组织士兵们加固防御工事,储备了大量的箭矢、滚石等防御物资。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边境的百姓们虽然心中充满了恐惧,但他们依然坚定地支持着守军。他们主动为守军提供物资,照顾受伤的士兵,用自己的方式为保卫家园贡献力量。

而在敌军营地,敌军将领们得知大乾朝在边境坚守,并且还组建了奇袭部队后,并没有感到丝毫的畏惧。他们认为,大乾朝不过是在做最后的挣扎,以他们的实力,攻破大乾朝的边境防线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敌军加快了进攻的准备工作。他们将投石车等攻城器械部署在离城墙较近的位置,准备对大乾朝的防线进行大规模的炮击。同时,他们还对士兵们进行了战前动员,激励他们在战斗中奋勇杀敌。

大战一触即发,大乾朝的命运悬于一线。李承乾、韩烈以及所有的将士们都深知,这将是一场无比艰难的战斗,但他们都怀着坚定的信念,决心与敌军背水一战,誓死保卫大乾朝的尊严和领土完整。整个国家都被一种悲壮的气氛所笼罩,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那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战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