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内外兼修图兴盛,波谲云诡隐危机(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岳归朝献策强水师
林岳率领舰队历经波折,终于平安归朝。此次出海,虽遭遇诸多艰险,但收获亦是颇丰。他进宫面圣,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事无巨细地向李承乾一一禀报。
谈及那海澜国先进的造船技术,林岳神色激动地说道:“陛下,海澜国造船之精妙,臣前所未见。若我大乾朝能将其技艺学来,融入我水师战船打造之中,定可使我水师实力大增,航行更为安全迅速,于远洋探索与海防皆有莫大益处。”
李承乾听后,深以为然,当即下令在沿海设立造船工坊,由林岳负责牵头,招揽海澜国的工匠以及大乾朝本土的能工巧匠共同协作,打造新型战船。林岳不敢懈怠,亲自参与到工坊的规划与建设当中,与工匠们一同研究图纸,改进工艺。
同时,林岳还提出要在水师中增设航海学堂,培养更多精通航海、天文、地理知识的专业人才。他亲自挑选有经验的水师将士担任教官,还邀请各地的学者前来讲授相关学问。一时间,沿海地区掀起了一股学习航海知识的热潮,不少年轻后生踊跃报名,渴望投身水师,为大乾朝的海上事业贡献力量。
在战船打造方面,经过数月的努力,第一批融合了海澜国先进技术的新型战船下水。这些战船船身更为坚固,采用了特殊的防水隔舱设计,即便船身某一处破损,也不至于迅速沉没;船帆的操控也更为灵活,可根据不同风向和风力快速调整角度,大大提高了航行速度。林岳亲自率领将士们在近海进行试航演练,测试战船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不断进行优化改进。
苏瑾整肃吏治促廉政
苏瑾在成功平息民间对新政的骚乱后,深知吏治的清正廉洁是新政能否持续推行的关键所在。于是,他将目光聚焦在了整肃吏治之上。
他向李承乾提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官员廉政审查行动。此提议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后,苏瑾便联合刑部、吏部等相关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审查标准和流程。审查内容涵盖官员的财产来源、政务处理中的廉洁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等行为。
苏瑾亲自带领审查队伍,从京城开始,逐步向地方推进。他们先是查阅各级官府的账目,核对每一笔收支明细,对于存在疑问的款项,深入追查到底。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官员开始人心惶惶,那些平日里有贪腐行径的更是坐立不安,妄图通过各种手段来掩盖自己的罪行。
然而,苏瑾早有防备。他鼓励百姓揭发官员的不法行为,设立了专门的举报信箱,并且承诺对举报人严格保密,一旦查实,必有重赏。有了百姓的参与,一些隐藏很深的贪腐案件逐渐浮出水面。
在某地,一位知府被查出利用职务之便,在水利工程和赋税征收中大肆敛财,中饱私囊。苏瑾在掌握确凿证据后,当即下令将其革职查办,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并将其劣迹公之于众,以儆效尤。通过这样的雷霆手段,各级官员都感受到了朝廷整肃吏治的决心,一时间,官场风气为之一清,那些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官员则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政务当中,新政的推行也越发顺畅。
韩烈怀柔远人稳边疆
韩烈在边境击退外邦联军的大规模突袭后,并未一味地采取强硬手段。他深知,边境的长治久安不能仅靠武力威慑,还需通过怀柔政策,赢得周边部落和城邦的心。
他向朝廷上书,提议在边境设立互市贸易区,扩大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规模。朝廷批准后,韩烈亲自选址,在一处交通便利、地势开阔的边境地带建立起了规模宏大的互市。这里汇聚了大乾朝各地的精美商品,如绚丽多彩的丝绸、精致的瓷器、醇香的茶叶等,同时也吸引了周边部落的各种特产,如优良的马匹、珍贵的皮毛、独特的药材等在此交易。
韩烈时常亲自前往互市巡视,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他还组织大乾朝的商人与周边部落的首领进行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在互市中,设立了专门的纠纷调解处,一旦出现交易纠纷,便由双方信任的人士共同出面调解,使得互市的秩序井然有序。
此外,韩烈还注重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他邀请大乾朝的文人墨客、艺人等到边境地区,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示大乾朝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歌舞戏曲等。周边部落的民众对这些充满魅力的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前来观看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对大乾朝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过这些举措,大乾朝边境地区的局势越发稳定,原本与一些部落之间的紧张关系也逐渐缓和,不少部落主动与大乾朝签订友好盟约,承诺不再受外邦的蛊惑,共同维护边境的和平与繁荣。
暗处涌动的危机阴影
然而,就在大乾朝看似一片繁荣发展、内外和谐的表象之下,暗处却涌动着几股危机的阴影。
在海外,一些国家听闻大乾朝在不断发展水师,增强海上实力,心生忌惮。他们暗中联合起来,谋划着如何遏制大乾朝的海上扩张。其中,有几个岛国,凭借着自身长期在海上劫掠的经验,组织起了一支海盗联军,准备在大乾朝的远洋航线上进行袭扰破坏,企图截断大乾朝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给大乾朝的经济发展造成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