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西北苦寒 老少边军守西北 边城危困 军粮短缺局势危(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西北茫茫的戈壁滩上,有一座城,是大宋最西边的城,名叫清边城。这座城往西是党项人的控制区,往东是大宋的领土。自党项首领李继迁中箭战死之后,其儿子李德明继承党项首领。李德明一改其父亲李继迁时期嚣张的气焰,开始主动向大宋和辽国示好。自澶渊之战后,宋辽结为兄弟之国,十多年没有大的战事。宋真宗赵恒厌倦了战争,见新任的党项首领李德明乖巧,又是称臣又是纳贡,多年来,大宋皇帝赵恒也没有了对党项人的征服的欲望,双方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已经十多年了。

可是最近,这西北荒漠上连续几个月的干旱,不仅让粮食减产,就连牛羊吃的牧草都快没有了,靠游牧为生的党项人,日子自然不是很不好过。一些不安分的党项人开始动了歪脑筋,干起打劫军粮的勾当了。

清边城可就倒了霉了,已经有连续三个月没有军粮运进来了,几乎全部被党项人劫走了。眼下,这城中的粮草只够支撑一个半月了,可谓是形势危急。

这时虽然才是八月天,可大西北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如果再没有军粮送达,等入了冬,想要运粮进城恐怕会更难。

清边城里,一个脸上留着金印的身穿宋朝官服的大官,正在大堂里吃饭。旁边烧着温暖的炉火,炉火上烤着一只肥羊,旁边有四个个佣人和两个官妓服侍着,有的烤肉,有的端菜,有的烫酒,把酒言欢。虽然身处蛮荒之地,又军粮短缺,可安抚使李大人的生活品质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可这位安抚使大人并没有太多吃饭的心思。因为就在大堂之外,十几步之外的守卫的士兵们,都围成一圈,蹲在刺骨的寒风中喝着冰冷的稀粥。他们盯着这碗稀粥,如视珍宝,吃光了最后一颗米粒,也不忘记将碗底的残渣舔了个干净。天气太冷了,他们不得不挤在一起,尽可能的靠近旁边的篝火。

本来大西北条件就恶劣,再加上军粮迟迟运不进城,士兵们难免有些抱怨。

其中一个身形高大的就抱怨道:“他奶奶的,老子连窝头都吃不上了,他还在屋里烤全羊呢?这叫什么玩意?”

另一个也附和道:“对啊,这要是五代十国的乱世,老子早一刀剁了这狗娘养的安抚使了。”又有一个士兵也附和道:“是啊,朝廷真是昏了头了,军粮被劫,不调过来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过来,而调来一个舞文弄墨的安抚使有什么鸟用。恐怕这军粮问题是解决不了了。到时候啊,清边城恐怕要落入党项人的手中了。”

士兵小王却有不同意见:“你这是什么话?我等本是吃不上饭的灾民,蒙朝廷圣恩,招我等入伍戍边。有饭吃,有衣穿,不必饿死街头,本已是再造之恩,何必因为一时粮草不济而如此咒骂官长,扰乱军心呢?”

士兵小王也听不下去了:“就是,我看这安抚使身材魁梧,器宇不凡,可不像是只会赋诗写赋的一般文人呢。”

士兵小李:“是啊,你看他的身形,虎背熊腰的,像是出身行伍啊。再看他走路的样子,步履轻盈,衣不沾尘,武功可不低啊。我感觉就算我们十几个人一起上,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那个身形高大的士兵面子有些挂不住了:“我真不是怕死,如果说明天去干党项人,就算是让我第一个战死,那也算以身殉国了。我老刘死的心安理得。但是如果是因为没有粮食,还要被叽叽歪歪的文人指挥,导致我们最后丢了清边城,而被上面的官长砍了脑袋,那就死的太窝囊了。”

一个年纪大的士兵走了过来,身上揣着几个土豆,得意洋洋的走了过来:“哥几个聊什么呢?”

刚吃完最后一粒米的小李叫到:“老陈,你是不是又去偷土豆去了?”

士兵老陈本是河北地界的边军,可澶渊之战以后,宋辽已经十多年没有战事了。老陈也就被调到了西北。老陈摸了摸嘴巴边上的胡子说:“扯淡,看看我们清边城周围,哪里还有一个农夫?有主家的土豆,我拿了叫偷,没主家的土豆,我们拿了能叫偷么?”

小李叹一口气说道:“唉,是啊,不少边民不堪党项人的骚扰,全都往内地去了。我们守的这座城,马上就是孤城了。”

旁边的士兵小王也哀叹道:“等城外的老百姓都走光了,我们恐怕连土豆都没得吃了?”

老陈拿几个铁签子将土豆串起来,往篝火上烤:“是啊,等边民都走完了,地就荒了,地荒了,就没吃的了。到时候党项人只需要截断我们的粮道,我们所有人都会饿死在这里。”

小李突然灵机一动,大声说道:“诶,小李,老陈。你们在当兵之前不是都会种地么?要不我们把这里的荒地都经营起来,把荒地都种上粮食。一来我们有吃的,不会被饿死,二来朝廷也不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运粮过来,还不用担心党项人打劫军粮。简直是一举三得的买卖。”

小李话没说完就被老陈捂住了嘴巴,小声说道:“这种话千万不要乱说,连想不都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