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八(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塬上不论白事红事,庄户里帮忙的人在正事的前几天,一天两顿茶饭都是传统的酸汤臊子机器面。也有不爱吃汤饭的人,后厨里有自家的婆娘,剜一疙瘩臊子,面条在面汤锅里回锅两鼓捣再捞出来,放点盐醋,一勺油泼辣子搅拌,就一根葱或者一瓣蒜,扎个姿势墙根底下一蹲,三下五除二一大碗面就下肚了。还有那不爱吃机器面的“怪人”,同样的麦子面,哪怕吃点软面憋糊子,就不爱吃机器压出来的面,也不是不吃,就是吃多少碗都觉得肚子填不实在。存生和胜利就是这样的“怪人”,不管吃几碗面饭,饭后还得多半个馒头压实肚廊。存生也是最近几年才有了这样的毛病,为此,秀荣总是一脸嫌弃的数落他,“猫不吃荞面搅团,怂求毛病都是惯出来的。恁怂人凑适合过接不开锅的穷苦日子,饿狠咧,闻着狗屎他都跑得欢。”

穿戴着全身孝衣的秀荣和存柱媳妇,和存生存柱一样,基本上没有时间跪在灵堂前,里里外外地忙活应付着找东西。就连胜利、顺利和颜龙,都被各种琐事绊缠住脚步,时常小跑着打杂跑堂。灵堂前面玉兰、翠儿、霞儿、翠霞、燕燕几个,还有转明和转社,两个孙子媳妇。孙子辈里头,就小燕和翠花没有回来。小燕那几天正在统一培训,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总是不由得想起王家奶奶生前的点滴,想着想着,不由得眼泪噗簇簇地掉下来,她赶紧低头偷偷擦掉,庆幸她明智地选择坐在了最后的角落里。同事看到小燕红肿的眼睛,还以为是和良子闹别扭了,知情的人也是顺水推舟,让良子顶了这个黑锅。翠花女婿的膝盖做了个手术必须得有个人经管不得回来。重孙子辈里头玺明几个没人陪着玩闹的时候,也凑过来跪几分钟做个样子随后就溜之大吉了。

按照习俗,后辈儿孙要轮换着跪在草包上烧纸续香火,直到棺材抬出去下葬。后辈儿孙多自然有儿孙多的好处。王家奶奶的灵堂前一直是香火不断,摆供的吃食水果,除了面饭馍馍没人动,其他献果也是随空随添。农村里的乡俗多,传说灵牌前的献果吃了不害病。家里头有小人的男人婆娘便趁着空闲,说笑间顺手牵羊拿个塞进口袋里,有的直接领到灵堂前大明大摆地取。灵堂前的孝子们也是,跪得口渴了,爬起来取个苹果,笑嘻嘻地对着王家奶奶的遗像说:“老奶奶,把人跪得波棱盖子都麻咧,让我把你这好吃的吃个,你敢凑没啥意见么。”

秀荣多数时间都绊缠在伙房里打下手。看着锅里公用的臊子还没烂出来,自己年前拦得臊子罐匀速下沉,她心疼的同时也留了点小心眼。反正弟兄两家人办事啥到最后都是对半算账。公用的臊子拦好刚一出锅,她就把年前她拦得臊子连罐搬到了她睡的房间里。家里的胡麻油眼见着要见底了,罐底里只剩下一巴掌厚的油渣,事上用的油干等不见回来,秀英轮着铁勺扒门框上喊着,“婶妈,清油完咧咋弄价。”秀荣充耳不闻,装作急匆匆的样子转身去了后院。存柱媳妇无奈,只能指着雪霞到湾里提了多半壶上来,说是家里油壶里也没多少了,这些天王家奶奶搅哒上没来得及榨油去。

厨房和正房之间的过道里,专门有几个女人负责给帮忙的人下面舀汤。里面的伙房里,请来的厨师头大脖子粗,腰到臀腿基本上一样粗壮,脖颈下围着一个油光锃亮的漆皮厚围裙,圆鼓鼓的肚子像是有四五个月大的身孕,肚子紧挨着锅头,拧着屁股颠着大勺在锅里搅拌。别看他身子笨拙,颠勺炒菜起来倒是灵活利索。脚上穿着一双齐膝盖的雨靴,一走路踩得噗嗤嗤做响。这个灵活的胖子穿梭在几个打下手的年轻媳妇子中间,一边安排,一边忙活着炸鱼做各种席面上吃的蒸碗。

厨房门口的廊沿台子上,老十媳妇和福强他妈坐在凳子上弓着腰慢条不稳地拣着菜。韭菜根上的干泥巴都被搓得一干二净。两个人一边拣菜一边拉闲,还不忘抬头环顾着院子里。秀英提着空泔水桶从大门外走进来,看到老十媳妇手里拿着一把韭菜不动手,眼睛环顾着院子里。秀英在背后拍了一巴掌笑着说:“十妈,你捏咧一把韭菜捏屁揣怪地绣花着呢嘛。你不赶紧拣,一阵阵等着要呢。”老十媳妇笑眯嘻嘻地说:“高高一摞子菜呢,不多分几个人拣,把我们两个老婆子放这哒,啥时候拣完呢!”秀英放下泔水桶卷起围裙坐到了跟前帮着一起拣菜,乜斜了一眼老十媳妇笑着说:“我十妈也跟上倚老卖老着呢。等咱们恁些碎崽崽娃把媳妇子娶咧,你连我六妈也凑能像恁些老般婆娘一样盘腿上炕坐哈等着吃现成饭咧。”秀英唉地叹了一声接着说:“话说回来,看个人家咋木想呢,没取儿媳妇说明咱们年轻还能跑得动,儿媳妇一娶当咧婆婆当时凑老相出来咧。恁么谁家婆婆还不是从媳妇子上熬出来的?而更社会发展的快的,川里过事都请不来帮忙的人,而更的年轻人都到外头打工去咧。人家可兴哈的啥?叫个流动席。主家只管把面饭准备好,席面直接给人包出去咧,连锅碗瓢盆都不要主家的,只要掏钱,筷子碟子啥都是一次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