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朝堂风云(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北京,文渊阁。
寒冬的夜晚,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室内青铜鼎中的香料缓缓燃烧,淡淡的檀香味飘散在空气中。
崇祯帝手持密折,站在窗前。烛光映照下,他的脸上布满倦意。堂下,兵部尚书范志完和内阁大学士孙承宗屏息静立。
"南边的胜报,你们怎么看?"崇祯帝开口,声音里透着疲惫。
"陛下,"孙承宗上前一步,拱手道,"李修然此人确实不凡。短短数月,不仅组织起有效的海上防御,更在金门一役中大败满清水师。这等功绩......"
"但是......"崇祯帝放下密折,缓步走到窗前。月光映照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
"朕听说,不少大臣对此事颇有微词?礼部侍郎张焘甚至上书,说这有违祖制......"
范志完叹息一声:"陛下明鉴。这些人怕的不是满清,而是......"
"而是李修然他们做得太好。"崇祯帝接话,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这些人宁可眼看边境失守,也不愿见有人建功立业。"
正说话间,一个小黄门匆匆进来:"启禀陛下,江南漕运总督王仪塘上书,称李修然私设水师,招募海盗,恐有不臣之心......"
崇祯帝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又来了。"他接过奏折,快速浏览。
孙承宗立即道:"此人与满清暗通,臣早有耳闻。去年东江镇告急时,他借口漕运艰难,拒不调拨粮饷。此次上书,怕是别有用心。"
文渊阁内,几盏孤灯摇曳。崇祯帝审视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每一份都牵动着大明的命脉。
"忠奸难辨啊,"他长叹一声,揉了揉太阳穴,"这些大臣,到底谁在为国,谁在为己?"
范志完悄声道:"陛下,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边境。李修然虽有功,但确实需要加强约束......"
正说话间,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进来:"启禀陛下,南方水师统领郑芝龙派来的使者在宫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大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郑芝龙素来是个善于平衡各方的人物,这时派使者来京,必有深意。
"宣。"崇祯帝正了正衣冠。片刻后,一个身着商服的中年人走入殿中。
使者叩拜后,从袖中取出一份详细的战报和一份防御方案。
"这是李大人拟定的《东南海防八策》,"使者恭敬地将文书呈上,"其中详述了如何整合海上力量,建立完整的防御体系。"
崇祯帝接过文书,仔细阅读。这份方案条理分明:
第一条:建立多层了望系统
第二条:设立快速反应部队
第三条:完善海上补给线
第四条:构建情报网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