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新官上任(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制度在年轻学生中受到了热烈欢迎,但一些老学究对此非常不满。他们认为,这种改革打破了国子监多年来的传统教育模式,削弱了学生对经典的尊重和理解。
一位年长的学士,庄夫子,当众质疑萧谨言:“萧国子丞,这种自主选择课程的做法是否会导致学生们丧失对经典的尊敬?难道他们的学业不应该由师长们来指导,而是由他们自己来选择?”
萧谨言并未回避这个问题,他坦然答道:“庄老,学生自主选择并不意味着放弃经典。相反,我们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我们希望他们不仅仅是背诵经典,更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然而,改革的阻力并不仅限于教学内容。萧谨言还发现,国子监的管理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尤其是在行政效率方面,层层汇报和繁文缛节导致了许多重要决策的拖延。
他主张简化管理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冗杂的文书工作。
这一改革再次触动了某些老学究们的神经。一些人认为,国子监的管理体系延续了百年,不能轻易改变。
萧谨言顶住压力,力排众议,毅然推动了改革。他强调:“提高效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和学术发展。我们不能让学生和学者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等待和手续上。”
改革的过程中,萧谨言与这些老学究之间的碰撞在所难免。曾有一次,国子监的会议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公开指责萧谨言:“你这是在急功近利,不顾传统,不尊重老一辈的经验和智慧。”
萧谨言则冷静地回答:“传统的确是我们立足的根基,但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国子监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未来领袖的摇篮。如果我们不改,如何让学子们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阻力重重,萧谨言的改革逐渐开始显示出成效。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眼界大开,新的管理制度使国子监的效率大大提高。
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他与一些老学究们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并逐步获得了更多支持者的认同。
最终,萧谨言的改革不仅没有让国子监的传统消失,反而使它焕发了新的生机。
国子监在保留经典教育的基础上,成功融入了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和管理方式,培养出了一批批既懂古今,又能应对现实挑战的优秀人才。
他的努力和才华迅速得到了同僚们的认可,国子监在他的领导下,逐渐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萧谨言也因此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他的名字与国子监的改革紧密相连,成为了大周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