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子孙面(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婚宴同山家店这一带其他所有的传统正式宴请一样,前四个菜式固定,“一鸡二笋三汤四蹄”。陈美边吃,边与妈妈暗暗讨论和比较这里的菜与青阳的不同。
第一道,鸡,比较好理解,代表吉祥如意。阳德吉没用平日大家惯用的青辣椒炒鸡块,直接上的大盘子烧鸡,好吃实惠。
第二道,竹笋烧肉片。竹笋是从集上买的,漂白过,泡发好了,这典型的南方菜,不知何时传过来的植入性文化,为什么会摆到这么重要的位置。
第三道,汤,鸡丝肉片青菜随意搭配,阳德吉大姐按最高规格,在里面添了一个切成丝的海参。
第四道,卤猪蹄,在其他很多地方,猪蹄是不能上席的菜,为什么在这里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是不是又因为过去的年代物质极度匮乏,猪肉不够分配,所以编造出这样的规矩,让猪蹄堂而皇之地出场支援?
接下来的十几道菜,各家自由发挥。这一顿发挥到了山家店的极致水平,毕竟是办饭店的鼎鼎大厨大姐夫赵育田掌勺。
一条完整的红烧鲤鱼上桌,这是最后一道菜,预示着宴席结束。以鱼收官这个风俗,大江南北一模一样。
酒席一散,德鹏与陈吉又一团火一样,红彤彤地再回到祖堆山。
德鹏的三妈大姑二姑二姨四姨又都跟着过来,陈大姑是夫妻健康儿女双全又有孙子的“有福”之人,阳老太请她给新人铺新铺盖。让陈吉先挪窝到东间的炕上,单等吉时良辰,德鹏过来抱陈吉,陈吉才能过门。
陈吉一个人窝在东炕上正无聊得紧,陈大姑端来一块小板子一根小擀面杖,一小葫芦瓢的白面粉和一小碗水,上炕盘腿坐着,和陈吉笑说,“俺到这炕上来擀面条,那旁太挤了。”
“好,好。”陈吉忙缩了腿,坐正了,看陈大姑干活,看着看着,越看越有兴趣。
陈大姑像艺术表演一样,将小葫芦瓢的白面粉往面板上一撒,掺上一点儿水,一和,一揉,一捏,一拉,一擀,一气呵成,十来分钟的工夫,手下有了一小片比盘子稍大、正圆的、厚薄均匀的面皮。
陈大姑放慢了动作,变得有点小心谨慎。
她拎起面皮的一边,嘴里数着,将面皮左摆一下右摆一下,堆叠成几层。手指头在面皮上横向虚划几道,停一停,想一想,拿过切菜刀,大致沿着刚才虚划的线开始切,切一刀,停一停,想一想,再切下一刀。末了,停下来想了好久,方落手,切下了准确无误的最后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