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买粗使婆子(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时候的面食多称为饼。用火烧制的就叫烧饼,用水蒸的就叫蒸饼。只是为了避前朝皇帝名讳,将蒸改为炊。

用水煮食的,则叫汤饼。

汤饼实际类似手工宽面条,或者刀削面。后世东北农村在八九十年代常吃这种东西,叫做面片。

若是将面片拿出来平放,如同一条腰带那么宽,那么长。进入两千年后,已经少有人吃这个了。

而所谓的笋丝馒头,实际就是后世的笋丝馅包子。

这不过是称呼上的变迁罢了。

就像油条,后世叫法相对比较统一。但如今可不同,做法更是五花八门。

各地对油条的别称,还有麻叶、馃子、天罗筋、油炸鬼、油馍、半焦馃子、炸秦桧等等。

叶雨在外买回来的泡菜、酱菜都是安澜特色佐餐小咸菜。苏木兰每样吃了一小口,也就心中有数了。

不过,与青松县不同,安澜县是有卤菜的,只是种类不多,价格颇高。

苏木兰见说有卤菜,便让她拿上来,也不顾早餐吃这个有些重口味了。

叶雨去灶房端了托盘出来,却是有四碟卤菜。酱肉、卤蛋、卤鸡、卤猪脚。

苏木兰仔细询问,叶雨说附近有家卤肉铺子,主要的品种就是这四类。

这本来就是苏木兰担心的,青松县终究偏僻些,县城都没什么人做卤菜。

这安澜县交通便利,沟通南北,吃食这一块可就比较丰富了。起码卤菜是有的。只是看样子,主要卖的是富户,因此多为卤肉。

既然如此,那干脆她就专门做素菜。卤菜、泡菜、腌菜。酱菜既然已经有了,那就不搞了。

苏木兰刚吃完早饭,于氏回来了。

她一大早带着王三孩儿出去买下人,却是带回来两个五十多岁的婆子,两个三十多岁的仆妇,四个十四五岁的粗使丫头。

于氏将一沓身契交给苏木兰,又详细讲述了这些人的来历。

其中一个干瘦的婆子姓虞,是个乡下老寡妇,已然无儿无女,擅长些女红针线之类的活计。

另一个婆子相对壮实些,姓朱。她和一个姓洪的仆妇,却是相依为命的母女俩。

说是早些年那洪氏嫁入了地主家做添房,不想三年只生了个女孩儿,被地主休弃。因无恒产家田,便来县城谋生。

朱婆子在那地主家也如同下人,只做些粗活。洪氏则擅长厨艺,她女儿也一起来了,就是那四个粗使丫头中的一个。

另外三个丫头却是因家中贫苦,被父兄卖到牙行。

乡下丫头,又不识字,又没什么手艺,相貌还平凡普通,甚至有些丑。也只能卖到富户家做些粗使杂活罢了。

八个人,竟然只花了三十两银子!

只有那洪氏,相貌有些清秀又会厨艺才值十两银子,其他七人每人只值三两!

因为一起买了八人,在于氏的压价之下,牙行给免了一两银子。

她们身价银,可就比叶雨等人低得多了。当初叶雨六个丫头可是花了苏木兰五十两银子,还要给月钱六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