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官渡之战之前夕".....(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历史似乎有着一种可怕的惯性,沿着既定的轨迹稳步推进,某些人似乎注定要做出某些事情。如果一定要分析,那可能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在历史惯性的范畴内,吕布曾于下邳被俘,张杨的部下也曾叛变。如今,公孙瓒也似乎开始了他的自寻死路。

文泽被俘,秘密信件泄露,公孙瓒及其部下如公孙续、张嵩等人全然不知。

张嵩无法想象,在收到警告之后,公孙瓒竟敢在袁绍的十万大军面前公然弯腰捡起肥皂,以此炫耀自己的勇气。因此,公孙续等人在准备战斗时保持了冷静,并未表现出任何紧迫感。他们或许只有在听到公孙瓒的惨叫声时,才会做出反应。

而此刻的局势,正如容成所预见的那样……

全军正处于休整状态,将领们集思广益,商讨如何打破袁绍的坚固防守,摆脱对易经城的围困。在救援部队内部,意见分歧明显,主要分为三种策略。

张燕主张主力部队向南直捣袁绍的中军大营,一举击败敌军,从而驱散袁绍的整个军队,以此解救公孙瓒。这一策略显然是张燕对己方士兵的战斗力的过高估计。公孙续和张嵩对此表示反对,虽然他们并未直接提及黑山军的战斗力不足,但都认为袁绍实力强大,不可轻敌。张燕对此不满,情绪颇为激动。

公孙续提出了另一种建议,即渐次推进,避免与袁绍的部队正面交锋,逐步将营地迁至易经城下,并派遣精锐部队为公孙瓒开辟逃生通道。然而,张燕对这一策略持有异议,认为过于谨慎,担心公孙瓒无法支撑至救援到来。张嵩虽不完全赞同,但也认为袁绍拥有三千武昌骑兵的支持,随时可以发起骚扰,缓慢推进的策略未必能够奏效。

张嵩的观点是,主力部队应当向南发起正面攻势,并非盲目战阵,而是派出精锐骑兵南下,骚扰袁绍的补给线,或是寻机攻击关键据点,迫使敌军派出援军,甚至撤退主力。即便袁绍不离军,即便他分兵,此举也能缓解易经的压力,并为击败袁绍主力创造更多机会。

然而,公孙续和张燕均不认同张嵩的意见。要有效骚扰补给线,必须动用精锐骑兵,而张嵩仅有的八百虎骑兵显然不足。公孙续不愿将武昌骑兵调动,他需要张嵩和武昌骑兵留在此地,以平衡张燕的势力。因此,他对此策略持保留态度。

张燕同样表示反对。首先,他认为这样的策略是在贬低他军队的战斗力。其次,他怀疑张嵩有逃跑的意图,只想四处游荡,等他和袁绍的主力交战,再回来抢功。张燕认为张嵩策划了一场阴谋,打算让张嵩的部队作为前锋开路,在战斗中让他们牺牲。

除了张燕、公孙续和张嵩之外,还有两种观点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并非因为这些观点本身不足,而是因为提出者的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了批评和质疑。张方和公孙尚是两位提出这些观点的人,但他们的意见一经提出便被迅速否定。

张燕毫不客气地拍打了自己儿子的头部,使得张方在场的勇气瞬间消退,再也不敢多言。公孙续则用严厉的目光瞪着公孙尚,吓得他默默缩回了意见。张方怀着战场的憧憬,渴望证明自己的军事才能,并向世人展示他军队的力量。公孙尚则希望通过提升黑山军的声誉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因为他熟知黑山军的年轻指挥官。

尽管张燕倾向于正面与袁绍交锋,但他并非鲁莽之辈,不会仅仅派遣自己的人马轻易涉险。他心中有所算计,希望利用张嵩的骑兵和武昌骑兵作为先锋,自己则在战后从容收获胜利的果实。

三国鼎立,各方势力自有打算,然而第一天结束时,他们并未达成任何共识。第二天,争议更加激烈,张燕甚至公开指责公孙续过于胆小懦弱。公孙续虽心中不平,却因依赖张燕而无法反驳。相较之下,张嵩并未多言,毕竟他的军队规模最小,影响力最弱。尽管张燕和公孙续都清楚他的军队具备战斗力,但他们往往将张嵩视为一种利用资源,而非真正的战略伙伴。

与此同时,张嵩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支松散的联军或许无法成功解救公孙瓒。他的直觉一向准确,正如在淮南之战中所展现的那样。这不仅仅是直觉,而是深入洞察事物的本质,辨识潜在问题。

到了第三天下午,张嵩带着庞统前往公孙续的帐篷,继续探讨对策。途中,张嵩问庞统:“兄长庞,你认为我们今天能有所突破吗?”庞统的回答简明扼要:“除非易经城失守,否则难以有所进展。”

张嵩明白庞统的言外之意。由于易经城依旧坚守未失,公孙续、张燕,乃至张嵩本人,都并未感到迫切。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首先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这使得达成共识变得极为困难。

实际上,张嵩心知自己的建议虽切实可行,虽不复杂,或许也不够有效,但它是最为稳妥的方案,且能对袁绍造成最大的困扰。然而,即便如此,他与其他人一样,心中怀有私欲,渴望撤退以保存实力。此外,他还想借机前往南常山,探寻那位传说中的英俊男子。当然,他并不知道公孙瓒已派文泽送信,却不幸被袁绍俘获。因此,张嵩认为救援公孙瓒的任务或许比历史上更为可行,毕竟易经城内有三万军队,粮食和物资也足够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