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年小战士的春节 三(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重回遵义的队伍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个世上真有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而且,由于大部队还没走远,此时怕遭清算的当地保安团也不敢对那些伤员乱来,在枪杆子的监督下也不敢抢回被分掉的土地和财物,这是老百姓第一次感受到有枪杆子为他们撑腰的感觉。】

【因此,当我军再度折返重走之前走过的路时,群众中真就有许多人愿意跟着队伍踏上革命的征途。有了更广大群众的支持使得部队得到极大的补充,队伍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进行溃退式的转移了。】

【当年为了获得群众支持,如何迅速在敌占区和群众建立信任,如何在行军中招降敌人的武装扩红动员,都是战士们接下来的必修课。军事民主使得各级干部集思广益,事无巨细的写出了壮大队伍的原则和方式。】

【与那些旧军阀强拉壮丁截然不同,我军本着让人在思想上和身体必须同步入伍的原则,要求每位有志入伍的群众必须在加入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例如,曾有一个放牛娃和战士们约好带着5个朋友参军,战士们答应了,可当指导员了解他家还有一个年老多病的母亲需要他的照顾后,在肯定了少年革命热情的情况下,委婉的拒绝了他参军的要求。】

【还有就是对年龄以及对身高的要求,现在在一些地区保留的老建筑里,也能看到当年征兵量身高留下的刻痕线。】

【其实从战士的角度,兵员当然越多越好。可将心比心,全方位考虑群众的实际利益,才是我军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并且我们在征兵带走一个劳动力的同时,会尽可能为军属安排妥当,特别是针对那些家中仅有一个壮劳力且此人参军意向坚定的家庭。对此,队伍会出面拜托这家人的街坊邻里签下契约,约定有几家共同耕种军属的田地,也算他们支援革命了,让战士离开后不必担心家人,踏踏实实干革命。】

【在宣传和介绍环节,上级的指导意见也相当详细。比如进村民家时不可大声说话,应该先表明来意,不能一张嘴就大声嚷嚷,不能给村民造成恐慌。】

【同时,由于贵州等地鸦片泛滥,我军在此前绝不接收大烟鬼的原则也适当放松,提出轻度吸食者可暂编入列,但要单独编队,并在加入队伍后迅速戒烟。那些饱受鸦片侵害的家庭一听说参军还帮戒毒,很多老父母都主动把自己的儿子塞进队伍,希望军队能帮他们改造孩子,重新做人。】

“后世到了主播那个年代,好像依旧保留这种想法,觉得孩子不听话送军队去锻炼锻炼”。

“后世那那是征兵啊,那是挑,一个个挑啊”。

“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即使是被迫转移,也能够取得信任,招到新兵”。

【面对这样一支一集合,一列队,烟瘾一犯,鼻涕眼泪一把下的特殊队伍,组织和其他战士都对他们报以最大可能的关心。戒毒期间,为防止他们情绪低沉,有精神健康的风险,还会给他们额外加餐,烧酒烧肉这些其他战士平日少见的奢侈品,成了这支戒严大队饭碗里的常客。】

【为什么要对这些吸毒的人这么好?因为在贵州等地,军阀是强令农民种植甚至吸食鸦片,毒品是他们奴役百姓,让他们肉体和思想沉沦,永世不得翻身的工具之一。这些被迫染上鸦片的穷苦人到底也是可怜人。军阀想靠毒品奴役百姓,红军就要帮助百姓挣脱奴役的枷锁。】

天幕下。

“现在清廷根本不顾平民死活,放任鸦片肆虐,简直愚蠢至极啊,荼毒子子孙孙”。

而与民间不同的是,官场上有不同声音,光禄寺卿许乃济显然是另类,他居然提出,既然吸毒无法禁绝,不如准许民众种植鸦片,以本地廉价毒品对抗进口毒品,从而逼退英商。

然而大清官场向来是用道德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的——尽管问题都无法解决,清朝既不禁烟,也不采取措施抵制英商烟贩,最后无为变无能,闹得民不聊生。

民间看到这,当然认为这也是朝廷奴役他们的方式,上头根本就不在意他们的死活,“都这样了,不如也跟着那些闹革命的军队,看队伍会不会帮忙戒烟,大家凑一块总是有办法的”。

其好友听到,也是赞同道:“是个主意,横竖都是一死,怎么着也不能被大烟弄死”。

【争取完群众,对敌人的劝降和争取工作也要更进一步。宣传部的战士们深入一线部队,尤其注重向那些近期加入革命的旧军阀战士学习请教,从而针对常运输的中央军,贵州、湖南、四川的不同军阀宣传部门对症下药,提出不同的招降口号。】

【除了通用的穷人不打穷苦人外,面对贵州军阀时,宣传部的会抓住他们3年没发军饷的苦难事实,遭遇战一见面就直接拿起大喇叭猛喊,你们的长官不给钱,为什么要给他们卖命。而针对川军多是农家子弟家里有地的情况,宣传部则提出回家耕田做工去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