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徐浊,反了(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百官在宫殿内为此争论不休。
“徐孟清此子,藐视朝廷法度,斩朝廷使者,可恨!”
“人家说是为冀州作贡献去了。”
“你见过做什么贡献需要用半截身体的?还专门留个脑袋!”
“陛下,我以为当在先帝在时一样,解其兵权,罢其职位!”
主位上,年轻的刘和默默看着百官表演。
不得不说,这也算是苦难生活中不可多得的乐事。
和以往一样,满堂忠臣,没一个在乎他的意见。
太原王氏、弘农杨氏、河内司马氏,三足鼎立。
中间夹杂着一些不太重要,却充当马前卒的人物,诸如宗正系刘备,清流系种辑等。
“从此次试探可以看出,这个徐浊不是易与之辈,我建议加大力度,再试探一下,看他底线在哪里!”
“我赞同司马兄所言,这次解除他的兵权,罢黜他的职位,让他回洛阳述职。”
“万一,我是说万一他有什么想法......”
“不可能,那小儿虽然跋扈,但对大汉忠诚,岂会轻易举旗造反?他在洛阳时,我就观察过,没问题的!”
不少太学的人站出来,信誓旦旦保证。
以前,徐浊在太学的时候,每日请他们饮酒作乐,勾栏听取。
一喝醉那都是喊着要报效大汉,为大汉流血等等。
往事一幕幕,他们还记得清清楚楚。
“没错,讨董之时,徐孟清为联军提供了很多粮食,却只收取路费!”
刘备也站出来表示徐浊不会反抗。
“那行,请陛下下旨吧!”
商议完成,众人将拟好的圣旨交给刘和,他在众人目光注视下木然地抱着玉玺开始盖章。
........
圣旨送到冀州的时候,徐浊正在邺县外的地里忙着。
他身边站着上百人,都是冀州一些大县的长官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亭长、乡长、里正等。
叫他们来,主要就是讲解怎么种植土豆,如此春种的时候不会犯错。
他亲自教导之后还出大问题,那不好意思,该回家回家,该挖煤的挖煤。
“记得,土豆喜欢肥厚疏松的土壤,要多花些功夫,切块也不能太早,提前一天或者随播随切都可以,还有......”
经过上回的大清洗,留下的一批人不说都是好官,起码不敢违背命令。
看起来,他们比目不识丁的里正要认真,人手拿着一支笔,一块板,不断记录着要点。
“粮乃国之根本,作为地方官员,你们一定要扎根基层,了解这些东西,知道什么时候该下什么命令,切不可胡来,否则结局你们懂的!”
大棒敲下,徐浊又给他们一个甜枣。
“当然,你们只要好好做事,要钱也好,要权也罢,我从不吝啬!就像曾经的张合,张县长,如今已经是我麾下统领数万大军的校尉,拼命干,尔等皆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