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最终适得其反(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身处西陵远离 ** ,陆抗对朝【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被陆抗的奏章一提醒,东吴的群臣猛然警醒!他们才意识到孙皓口中所说的迁都,实际上竟是为了北伐。
瞬间,建业皇宫中,众大臣跪伏一片,泪流满面地恳求孙皓放弃迁都的计划。
这让孙皓脸色气得煞白。
尽管孙皓决心坚定,但毕竟孤掌难鸣,终究无法说服全体东吴群臣。
结果,他那宏大的北伐梦想,悄然破灭在初始阶段。
然而,这并不表示孙皓会轻易罢休。
他暂时不能实现北伐大计,但可以先从削去阻碍者的权力开始行动——陆抗便是他的第一个目标。
不久后,孙皓下达诏书,指派已故车骑将军步陟之子步阐前往西陵接替陆抗的职位。
步陟在东吴群臣中曾是最受孙权信任的人物之一,而他的儿子步阐自然也承袭了这份恩宠,在孙权时期就备受宠爱。
在孙权眼中,与背景复杂的陆抗相比,对东吴王朝忠心不二的步阐无疑更加可靠。
同样的,孙皓也有此看法,视为其最可靠的亲信。
任命步阐代替陆抗镇守西陵是孙皓夺回世家大族权力的重要一步。
东吴的世族当然不肯坐视不理,数位勇敢的大臣闯入宫内当面对质,激怒了孙皓,令他下令将所有闯入者全部诛杀,但由于顾虑重重,最终只是惩处了部分较小官职的人。
虽然没有牵连到主要势力的首领,但这依旧引发了东吴朝中的 ** 。
由此,孙皓和世家间的关系变得极度紧张,各地叛乱频发。
迫于无奈,孙皓只好妥协,条件是让步阐顺利上任西陵督。
作为回报,陆抗也被调任为江陵督,虽然失去了部分权力,但他依然掌控要地,且不论在哪,局势对东吴而言都已经如履薄冰,无力扭转败局。
即便是像陆逊那样的英才重生,面对如此境况恐怕也只能叹口气。
至于步阐,陆抗始终觉得此人不足以信赖,并预测迟早会有变故发生。
之后几年里,陆抗过上了悠闲的生活,安享晚年。
位于边界的江陵虽与晋国为邻,以其坚不可摧的城防,非晋国的战略首攻对象,所以一旦晋军南侵,必将直击西陵而非选择江陵。
建衡三年(271年),老将丁奉去世,陆抗特别申请返回建业参加他的葬礼。
在准备离开建业、返回江陵之际,孙皓突然临时召见了陆抗。
他向陆抗询问,北伐是否有取胜的希望。
经过思考,陆抗决定如实回答。
他告诉孙皓,东吴当前的国力远不足以与晋国抗衡,因此北伐无异于自取失败,思虑得越多,失望只会越大。
听完这番话,孙皓极为不满,立刻下令驱逐陆抗出建业。
但这对陆抗的心情几乎没有影响,回到江陵后,他依然悠然度日。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便被打破了。
召见陆抗之后不久,孙皓派遣使者前往西陵,想要传召步阐来商议北伐之事。
结果却是,步阐担心此行会使自己丢官,索性全家背叛东吴投靠了晋国。
这一变故使得东吴朝野瞬间陷入混乱。
作为西陵督的步阐,对东吴的意义就如同汉中督对于蜀汉那样关键。
西陵前线是抵御外敌的重要屏障,现在步阐竟率领全境兵马归降晋国,宛如一声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轰击在孙皓心头。
如此信任的人居然因区区小事叛国,更让他怀疑起是否连陆抗也有可能变节。
但令他未曾料到的是,捅刀之人竟是步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