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出发去买书(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速度,十个人也比不上。人们需要干的农活儿又轻松了不少。
与此同时,于悠也开始继续优化第一生产队的课表。
他们下放户里德高望重的齐老能在黑板上手绘世界地图。对祖国的山川河流、人文特色,更是有一定的研究。
带着厚厚的眼镜的张老,出口成章,历史上的大大小小的事儿那是信手拈来。
作为一个经历过现代教育的人,虽然这两门成绩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吊车尾吧。
但是不能否认除了考试环节,这些课程听起来是十分有意思的,作用也很大。
让人们更有深度,更有见识。
张老:“丫头,真让我们去?”
到了他们这个岁数,经历了这么多,能安稳在这一方养老就知足了。
于悠:“历史的魅力,地理的情节,还有谁讲的比您二位更好吗?”
“给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讲这些能看出您二位的地位。”
“给大老农讲明白这些,才能看出您二位的水平!您说,是不是?”
齐老释然道:“说得对,这三尺讲台在哪里不重要,下面的人是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传播出去了,文明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这些人。”
张老:“我们两个老家伙,看来还能有点用。”
于悠:“岂止是有用,简直是有大用。”
就这样,每周两节历史课,两节地理课顺利安排进了课程表。
现在他们学校的老师,已经有八个了。
负责教语文数学基础课程的,有王月荣、周兴安、郑光远。
负责教其余课程的,有会计学马荣生、经济学耿双全、医学宋妍、历史张老、地理齐老。
孩子那边的课程和村民们这边的课程是共享的。
像于远这样半大的孩子,他们实行的是走班制。
半天学基础的语数知识,半天去村里人那边跟着听课。五花八门的知识学的也更全面一些。
无论大人孩子,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少说也认识基础的八百个字了。简单的书能试着读一读了。
这样的话,教师的最后面就可以放上书架,摆满书和报纸,让大家试着阅读了。
与其用积分买空间里的书,倒不如去市里淘点儿书。
毕竟,钱比积分好赚多了。
趁着周日于卫民休假,一家三口起了个大早去市里淘书。
曹秀:“咱先去废品站,现在的不少书应该是被当做废品卖去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