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国结的起源与发展(服饰之结特写)(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文化寓意: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结开始蕴含一定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虽然不如后来的中国结寓意丰富复杂,但已初步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后来中国结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手工艺品奠定了基础.
旧石器时代的中国结主要有以下用途:
- 捆绑固定:原始人类用草、藤等材料制成的绳结捆绑捕获的猎物、采集的果实等,以便更高效地搬运回住处。还可用于固定建造房屋的木材,增强建筑的稳固性,如河姆渡文化遗址中的干栏式建筑就使用了绳结绑扎木材.
- 辅助制器:通过绑、系、捆、扎等方式,将不同部件连接成复合工具,如将石钺与手柄捆绑加固,使其更利于施力,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绳结还可用于辅助制作陶器,人们将黏土敷涂于缠绕成团且留有线头的绳子上,待黏土半干后抽出绳子,绳纹便留在了陶器表面.
- 记事记数: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用不同大小、形状的绳结来记录简单信息,帮助记忆和传递重要事件,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的信息交流需求.
- 制作服饰:原始人类用藤条等材料捆扎树叶、动物皮毛等制作简易服装,抵御寒冷。后来出现骨针,人们用绳子穿过骨针的针孔打结固定,来缝制衣物,也会将有孔装饰品用绳结串联起来佩戴于身.
旧石器时代的代表作有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原始绳结,用于捆绑、固定物品和记录信息等 。新石器时代的代表作有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其底部有斜纹、缠结、绞结等编结印痕 。
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结编结方法存在诸多不同,具体如下:
材料加工不同
- 旧石器时代:主要以藤、草、兽皮条等天然材料为主,这些材料只需简单地采集和初步加工,如将藤条、草茎搓捻成绳,或对兽皮条进行简单切割修整,便可用于编结.
- 新石器时代:除了继续使用天然材料外,还出现了麻、丝等经过人工培育和加工的材料,如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出土了麻绳和丝织品,这些材料的加工更为精细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用于编结.
工具使用不同
- 旧石器时代:工具较为简陋,多为兽骨、树枝等制成的骨针等,主要用于穿孔、引线,辅助编结.
- 新石器时代:出现了陶纺轮等工具,可将麻、丝等纤维纺成更均匀、细腻的线,使编结的线条更加规整、紧密,编出的图案也更加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