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难猜(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上,您的心思臣理解。臣也保证,会全力救治英王的。只是,唉。不过皇上您也不要过于忧思。臣相信,英王心怀百姓,自然也会吉人天相的。而且英王与其他皇子相比,底子也要好得多,身体也壮实的多。”

“再加上那位李大夫,用药也算是及时,应对法子也对症。只要英王烧能退下来,能听过这一夜,应该就有希望。但皇上,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希望英王能够熬过这一夜。也希望苍天能够听到我等的乞求,为大齐留下这么一位一心为民的好亲王。”

郭太医这番话,对于皇帝来说很难过。这不仅关系到他的一位儿子生死,那句一心为民好亲王的话,更是有如在他的脸上狠狠抽了几巴掌一样。这位老友就差没有直接指着他的鼻子说,看你教出来的那些混账儿子。

更何况,对于皇帝来说,他知道以这位老友的聪慧,不会看不出此次黄琼遇刺背后的某些东西。自己儿子虽多,可得到老友如此评价的,却还只有此子一人。思及此处,皇帝皱了皱眉头,想说什么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只是走到院子之中,看着天边的月色沉默了下来。

一直站了良久,小心翼翼跟在他身边的高无庸的声音,才打破了皇帝身板的宁静:“万岁爷,这天色已晚,您是不是该起驾回宫了?再不回去,宫中该惦记了。再说都这个时辰了,您还没有用膳呢,您的龙体要紧。”

对于这个贴身太监的提醒,皇帝摇了摇头道:“朕不回去了,就在这里等着。一会你去一趟中书省,告诉他们明儿的早朝先停了。再回宫一趟,有什么加急的奏折给朕取过来,其他的等英王脱险再说。

“至于晚膳,告诉英王府的人给朕预备一点就是了。也不要准备什么,朕现在什么都吃不下,就按照英王平日里面吃的,随便弄一些就是了。还有,回宫之后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你自己心里面要有数。”

“万岁爷,恕奴才多嘴。您在英王府这里下榻,是不是有些那啥?英王府中侍卫数量有限,是不是奴才去调一队御林军来?否则那些刺客在返回,惊扰了圣驾怎么办?”看着皇帝低沉的脸色,本想劝阻皇帝留宿英王府的高无庸,立马便该了口。

对于高无庸的担心,皇帝只是摆了摆手道:“放心,朕生的这些皇子之中,唯一不希望朕早死的就只有这个阿九了。在他府中,朕的安全还是没有问题的。御林军就不要调了,否则又要弄的整个京兆府鸡犬不宁了。”

见到皇帝心意已决,高无庸虽是他的贴身总管太监,但也不敢在劝什么了,也只能在心中暗自叹息一声。英王遇刺,皇帝亲临府邸探视不说,还留宿在英王府之中,这消息一传出去,不知道又要生出多少是非来了。宫中和朝中,又不知道要掀起多少波澜了。

要知道,在大齐朝历代皇帝之中。皇子生病了,皇帝去探视这个前例虽说不多,但也绝对不是没有。可因为皇子的伤势或是病情,留宿在皇子府中,还是大齐朝开国以来第一次。这消息一旦传出去,不说别的朝中非翻天不可。

只是熟知皇帝性格的高无庸,也不敢在继续劝下去了。大齐开国之后,鉴于中唐以来宦官为祸之烈,甚至到皇帝废立都操纵于掌心。当年在定鼎长安之后,太祖皇帝便于西京大明、太极、兴庆三宫之中,分别竖立铁牌,上书宦官有干政者,天下皆可杀之。

太宗皇帝迁都洛阳之后,便在洛阳宫中竖立同样的铁牌。对于这道铁律,大齐历代皇帝无不尊崇。哪怕是昏庸的理宗、世宗二帝,也不敢稍有逾越。到了今上这里,宦官别说干政,便是有言及政事者,更是杀无赦。

所以哪怕他是皇帝最宠信的贴身太监,哪怕是他自认为是为了自己主子好。可皇帝既然下了决心,他也就不敢在劝说。因为他知道在多说,就涉及到了朝政了。别看自己是皇帝的最信任的太监,可一旦越过这条底线,一样讨不了好的。

仔细叮嘱了李海,好好伺候皇帝之后。高无庸也只能按照皇帝的话,去中书省传旨外加回宫中取奏折。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让他马上去办,他又岂敢有片刻的耽误?

高无庸回去传旨,李海则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皇帝用膳。虽说此刻谁都没有那个心情,但眼前毕竟是一国之君,该做的还是要做的。而皇帝看着桌上几道简单的菜色,想起自己对高无庸的吩咐,很是有些不敢相信。

皇帝抬起头,指了指桌子上两荤两素外加一道汤,简单的别说那些皇子了,就连一般富裕一点人家都比不上的晚膳,问在一边虽说心中为自己主子伤势担忧,但面对皇帝还得装作高兴的李海道:“你们主子平日里面,就吃这些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