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瓦埠镇(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清晨,船暂且靠岸,停在瓦埠湖西岸的中转码头。此地也有一小镇,就称作瓦埠镇。依托着码头,南来北往的来客还算不少,因而这小镇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纨素和奚笪昨夜在船上晚饭没吃好,船一靠岸,两人就把大件行李依旧放在船舱里,自带着钱袋和贵重贴身的物件,下船来寻小吃。瓦埠湖本地有一名产,称之为玉簪鱼,鱼体纤小且薄,不过二寸许长,活着时呈半透明状,但若被捕捞出水面,就立即通体变成白色,如玉簪一般。玉簪鱼鲜美柔嫩,是皇家年年索取的贡品。此鱼每年二三月间甩籽,到五六月中最为肥美。奚笪是北方人,没见过这种鱼,纨素也是很多年没吃过了。此刻虽不应季,但见竟有小摊在二月里卖玉簪鱼蒸蛋的小吃,又卖吊炉烧饼,两人大为惊喜,寻个角落里避风的小桌,相对坐下,皆握着烧饼暖手,等着摊主给送玉簪鱼蒸蛋过来。奚笪笑道:“这次倒真是不白下船一趟。要说还真是江淮一带的人有口福,才在二月里,就能吃到这样的湖鲜。”纨素却微微皱眉,道:“二月里多吃一口,六月里就只怕得少吃一口了。我小时候依稀记得父亲跟我讲过,玉簪鱼该是二月甩籽的,现在把大鱼都吃了,五六月里哪还有小鱼可吃?”
正说着,摊主送了两个粗瓷大碗来,听见两人的聊天,苦笑叹道:“打渔人家如何还能不懂这个?”将碗放到两人面前,道:“客人请用吧。”便要走开。纨素看了一眼奚笪,向摊主招手道:“老板不妨跟我们说说,这是怎么个讲究?”便从钱袋里摸出一个约摸三钱重的碎银来,放到桌角旁。
那摊主果然坐了过来,收了那碎银,环顾一下周围,低声解释道:“打渔人自然知道道理,鱼甩籽的时候,是不能下绝户网的。不然鱼只会一年比一年少。只是我们如果现在不捞,到六月里不管捞到多少,都要全部进贡。客人有所不知,这玉簪鱼只要出水两个时辰不加处理,就会化成水了。你道这鱼要怎么处理才能保存?有两种法子。或放入豆油中浸,捞出晒干,处理完的鱼呈金黄色;或放入明矾水中浸后晒干,处理完的鱼就是银白色的。每年朝廷要的贡品,多半是以要金黄色的鱼居多。我们打渔人看这鱼却不值什么,只是哪有那么多油去配它?就算要白的,明矾价钱也不贱哪。但本地每年六月中旬,都有监贡使从洛京来,监督渔家捕捞这玉簪鱼进贡。捞上来多少鱼,就得本地渔家白饶出多少油去。年年为着进贡时买油来浸这玉簪鱼,多少人家卖儿卖女,多少人家家破人亡!本地人私下称之为‘破家鱼’。后来,我们渔家人就想了法子,专在这鱼甩籽的二月里,悄悄下网,散到小摊子上卖给客人吃,或自己捞回家吃去,却不敢放到酒肆里卖,只怕来往的客人里有当官的,被他们发现了。这些年果然到了六月里,监贡使再怎样骂人,怎么跺脚,也捞不到几百斤玉簪鱼,更贡不了多少进京了。说到底,人让鱼绝了户,总比鱼让人绝了户强。”说罢便站起来,向两人道:“这是本地生民衣食所系,客官可别说出去。”奚笪忙连声承诺不会。两人面对热腾腾的玉簪鱼蒸蛋,皆默默无语。鱼虽鲜美柔滑,奚笪也觉得有些吃不出味道了。
两人吃过了玉簪鱼蒸蛋,看看时间离开船还早,便在镇上闲逛。奚笪看见一家卖素斋的酒楼,明晃晃挂着牌子叫“慈心斋”,悄悄向纨素笑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卖佛经佛像的,不然就是卖香的。”纨素也促狭笑道:“看见这酒楼我倒想起来,这船上的饭菜都是鱼鲜和荤菜,昨晚上姜观主她们是怎么吃的?怪不得映玉仙长那么晚还在外面看月亮,只怕是因为晚上没得吃,饿的睡不着。”奚笪道:“不知道她们今日上岸没有?咱们在这馆子里要些斋菜给她们带回去吧。”两人便举步走进这家“慈心斋”,奚笪看水牌点菜,跟伙计吩咐着不要姜葱香料等物。纨素闲的无聊,一回头时,却看见一个熟面孔,竟是庐州城同泽客栈里认得的卢梁。此刻他正坐在慈心斋一楼大堂最深处的一处小方桌上,旁边站着他的小厮东子。她心中一动,疑心大炽,心道“卢梁怎会在此地?他更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