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种棉花,灭高昌?(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至少,他们能从中判断出房俊的下一步动向。

而且,房遗直昨日已经被送入了大理寺,这种时候,房俊最有可能与李世民谈论房遗直谋逆的事。

想到这里,长孙冲快速起身,端着酒杯到了李承乾的席位前。

两人看似饮酒交谈,但说话的只有长孙冲。

片刻后,李承乾也离开了席位,端着酒杯走向了李渊。

“孙儿敬皇爷爷,愿皇爷爷万寿无疆~!”

可能是因为李渊跟李世民在场,所以李承乾的姿态放的很低,甚至显得有几分谦卑。

“高明,来皇爷爷身边坐!”李渊冲着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李承乾到他近前。

李丽质向旁边挪了挪,李承乾则是坐在了李渊与李丽质中间。

而房俊,因为李承乾的到来,稍微停顿了一下,等李承乾坐下后,房俊再次开口。

“之前我大约计算了一下,一株棉花,好点的能结出五六十个棉铃,差一点的,也能结出二三十个棉铃。”

“每个棉铃里大概能取出三到五十粒棉花籽。”

“也就是说,一株棉花,大概能产出一千多粒棉花籽。”

“所以,现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腾出田地,大量的播种棉花!”

“按照棉花种子的产量来看,最多两年的时间,我大唐所有的军卒都可以穿上棉衣棉服御寒,三年左右,棉花的产量应该足够大唐的所有百姓,每人穿上一身棉衣了。”

李渊跟李世民全都皱着眉头,思索着棉花种植的可行性。

“皇爷爷,父皇。”李承乾坐直了身子发问,“儿臣不知房俊所说的棉花为何物,就算如房俊所言,棉花可以御寒,可腾出大量的田地来耕种棉花,依旧有所不妥!”

“大量的良田不种粮食,改为耕种棉花,粮食的产量必定会下降,风调雨顺之年还好说,一旦遇上灾年,民间百姓怕是将难以度日!”

李渊跟李世民几乎同时点头,这是一个很大的弊端。

没有好的御寒之物,这千百年来,百姓依旧可以想办法过冬。

可若是没了粮食,民间纷乱,就不仅仅是百姓难以度日那么简单了,每一次农民起义,不是因为天下百姓吃不上饭引起的?

这后续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将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粮食的问题,我再想想办法。”房俊想想说道,“不过这些事,暂时都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