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4章 年 兵马俑现世(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974年,岁在甲寅,时逢新中国成立廿五载,国内上下一心,正于建设之途稳步迈进。工业处蓬勃发展之际,农业亦不懈耕耘,力求仓廪实而百姓安。虽历经诸多风雨,然那股子为家国谋兴盛的劲儿,始终萦绕在每一个国人的心间,大街小巷,处处透着一股子积极奋进的气息。

据《临潼县志》记载:“1974年3月,临潼县西杨村,数名农民抗旱打井,意外掘出诸多陶质碎片,进而引出了震惊中外的兵马俑考古大发现。”这看似偶然的一锹一镐,却如同一把钥匙,缓缓开启了那扇通往两千多年前大秦盛世的厚重之门,让那深埋地下、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兵马俑得以重见天日。

我叫陈生,是个土生土长的临潼人,平日里就靠着在村里那几亩薄田讨生活,农闲时也会跟着村里的泥瓦匠师傅打打下手,挣几个零碎钱补贴家用。咱这人没别的,就是实诚,心里头盼着的,无非是风调雨顺,一家人能吃穿不愁,平平安安的。

这年春日,天公不作美,旱情严重,村里的井水眼见着就不够用了。村长召集了大伙,商量着再打几眼井,这事儿关乎着每家每户的生计,自是没人反对,当下就定了几个地方,各自分工忙活起来。我所在的这一组,负责在村西头那块地打井,那地儿虽说土质还算松软,可真干起活来,也是个费力气的苦差事。

那日,我和同村的几个爷们儿,天刚蒙蒙亮就扛着家伙事儿到了地头。老张头一边卷着旱烟,一边打趣道:“咱这一挖啊,指不定能挖出个啥宝贝来呢,到时候可就发喽。”大伙听了,都哄笑起来,只当是句玩笑话,谁能想到,这无心之言,竟差点成了真。

挖井的活儿枯燥又费力,几个人轮流下到那挖了半截的井里,一锹一锹地往外铲土。挖到约莫有三四米深的时候,我正弯着腰使劲儿呢,只听“哐当”一声,铁锨像是碰到了啥硬物,震得我虎口发麻。

“嘿,啥玩意儿啊,这么硬?”我嘟囔着,蹲下身子用手扒拉了几下土,借着井口透下来的光,隐隐瞧见几块陶片子,看着还挺厚实。

“哟,陈生,挖出啥来了?”井口上的二柱子喊道。

“好像是些破陶片,估计以前这儿有人扔过罐子啥的吧。”我回了一嗓子,也没太在意,继续挖着。

可越往下挖,那陶片越多,而且渐渐能看出些形状来了,有像是人的胳膊腿儿的,还有些看着像马的身子。这时候,大伙都觉得有点不对劲了,纷纷围过来看。

“我说,这看着不像普通的陶片子啊,不会是挖到啥古墓了吧?”老张头皱着眉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别瞎扯了,咱这小村子能有啥古墓,估计就是以前哪家烧窑剩下的次品扔这儿了。”二柱子虽然嘴上这么说,可眼神里也透着疑惑。

不过挖井的事儿可不能耽搁,大伙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把这些陶片堆到一边,等井挖好了再说。

到了傍晚,井总算挖得差不多了,大伙累得腰酸背痛,收拾好家伙事儿就准备回家。我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那些陶片,想着第二天抽空拿几个去给村里读过书的老夫子看看,说不定他能知道是啥玩意儿。

夜里,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尽是那些陶片的样子,心里头莫名地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第二日,天还没大亮,我就揣了几块陶片,往老夫子家走去。老夫子在村里德高望重,肚子里墨水多,平日里就爱研究些古书典籍,村里有啥稀奇事儿,大伙都爱找他问问。

我到的时候,老夫子刚起床,正在院子里打着太极。见我来了,笑着问道:“陈生啊,这么早来找我,可是有啥事?”

我赶忙把陶片拿出来,递给他说:“夫子,您瞧瞧,这是我们昨天打井的时候挖出来的,您看是啥东西呀?”

老夫子接过陶片,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起来。看着看着,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嘴里念叨着:“这……这看着像是古物啊,这纹路,这质地,不像是近代的东西。”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忙问道:“那夫子,您说这会不会真是啥古墓里的东西啊?”

老夫子沉思了片刻,说道:“有可能啊,咱临潼这地界,自古以来就是风水宝地,历史上不少朝代都在这附近有过活动,说不定还真藏着啥大秘密呢。你这事儿可得重视起来,别乱动这些陶片了,我看呐,得赶紧上报给县里的文化馆,让专业的人来看看。”

我听了老夫子的话,连连点头,当下就往村里的大队部跑去,把这事儿跟村长说了。村长也不敢耽搁,立马派人去县里汇报情况。

没几天,县里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就来了,还跟着几个戴着眼镜、看着挺有学问的人。他们到了打井的地方,看到那些堆在一旁的陶片,眼睛都亮了起来。

“哎呀,这很可能是重大考古发现啊!”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学者激动地说道,一边说着,一边指挥着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起周围的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