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8章 年 俺答又来扰,往南去讨饭(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嘉靖二十七年(1548 年),这一年,京城的岁月依旧在困苦与动荡中缓缓流淌。我阿福,这个在京城街头巷尾辗转求生的老乞丐,每日穿梭于大街小巷,见证着世间的苦难与沧桑。这一年,俺答又一次兴兵来扰的消息,如阴霾般笼罩着每一个人的心头,也彻底改变了我原本就艰难的乞讨生活。
年初,我像往常一样,在城门口那棵老槐树下,与几个老乞丐伙伴聚在一起晒太阳、闲聊。大家正为了今儿在哪儿能讨到一口吃食而发愁,这时,一个路人匆匆路过,嘴里大声说着:“不得了啦,俺答又带着他的人马往南边杀过来了!”我们几个一听,顿时都愣住了,脸上的愁容更浓了几分。
我对俺答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些可怕的传闻里。后来,我从一些识字的人口中,以及《明史纪事本末》这部详细记载明朝重要事件的典籍里,了解到更多关于俺答的事情。俺答是蒙古鞑靼部首领,自他崛起后,势力日益壮大,野心也愈发膨胀。《明史·鞑靼传》中记载,俺答“控弦之士十余万”,其部落兵强马壮,对明朝边境的富饶之地觊觎已久。多年来,他不断侵扰明朝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边境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随着俺答的侵扰日益频繁,边境局势愈发紧张。朝廷为了抵御俺答,调派了大量军队前往边境。《明实录·世宗实录》详细记录了朝廷在这一时期的军事部署和应对措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朝廷为了应对俺答的威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这一系列举措却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军队的粮草需要百姓供应,各种赋税不断增加。就像《国榷》中所描述的那样,百姓们“赋税日增,民不堪命”。在这样的情况下,物价飞涨,米价、面价高得离谱,普通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更别说施舍给我们这些乞丐了。
有一天,我在街边遇到一位从边境逃来的大叔。他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我把自己好不容易讨来的半个窝头递给他,他颤抖着双手接过,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后,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开始向我讲述他的遭遇。
“俺们村子就在边境附近,原本是个宁静祥和的地方,大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可俺答的骑兵一来,一切都变了。他们就像一群饿狼,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村子里的房子被他们一把火烧光,粮食和牲畜也被洗劫一空。俺的老伴儿,为了保护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被他们残忍地杀害了。儿子被他们抓去当了苦力,至今生死不明。俺实在是走投无路,只能一路逃到这里。”大叔说着,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声音也哽咽了。
我听着大叔的讲述,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同情。对俺答的恨意又多了几分,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回想起《明史纪事本末》中对俺答侵扰边境的记载,那些血腥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百姓们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家园被毁,亲人离散,这一切都是俺答的暴行所致。
因为俺答的侵扰,京城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糟糕。我和其他乞丐兄弟们每天能讨到的食物越来越少,常常饿得头晕眼花。有一次,我在一家饭馆门口守了很久,终于等到一位客人出来。我赶紧跑过去,满脸堆笑地说:“老爷,您行行好,给点剩饭吧,我都快饿死了。”那老爷看了我一眼,不耐烦地说:“现在大家都不容易,我哪有剩饭给你。你不知道俺答又来侵扰了吗?朝廷打仗需要很多钱,我们这些做生意的也不好过,哪有闲钱管你。”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心里想着,这日子实在没法过了。听人说南方还比较安稳,没有受到俺答的侵扰,说不定去那儿能讨到点吃的。于是,我决定往南去讨饭。
我收拾了一下自己的破包袱,里面装着我仅有的几件破衣服和一个讨饭的碗,就踏上了往南的路。一路上,我看到了许多和我一样的难民,他们拖家带口,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和无助。我们一起走着,互相鼓励着,希望能在南方找到一个安身之所。
在路过一个小镇时,我看到一群士兵正在征兵。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被强行拉去当兵,他的父母在一旁哭着哀求:“官爷,求求您放过我的儿子吧,我们家就这一个儿子啊!”士兵们却毫不留情地说:“这是朝廷的命令,为了抵御俺答,每个男人都有义务参军。”我看着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这让我想起了《皇明经世文编》中一些大臣对征兵问题的论述,战争使得大量青壮年被征入伍,不仅让家庭失去了顶梁柱,也对社会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许多家庭因此陷入困境,百姓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继续往南走,我发现越往南,情况似乎越好一些。这里的村庄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百姓们的生活相对安稳。我在一个村子里讨饭时,遇到了一位善良的老奶奶。她看到我可怜,就给了我一些吃的,还让我在她家里住了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