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争端(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将朕令你们筹备的课题与成果,呈上来。”

钦天监正应声领命,示意监副和几名属官将厚厚一叠图纸和卷宗摆在大殿正中。

这些图纸详细记录了钦天监近年对星象的观察,以及用数学方法推演日蚀、月蚀的精确过程。

“诸位爱卿,请看。”刘鹭没有多言,只是让钦天监正当众陈述。

钦天监正恭敬地开口:“陛下仁厚,特命我等重新推演日蚀、月蚀的规律。这是根据天象运行所得结果——臣等以天文学与数学推衍,不仅能准确预知日蚀发生的时间,还能精确到刻漏毫秒。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将使我大夏的农时历法永不紊乱。”

文臣中有几位年轻者早已忍不住凑上前去,惊讶地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计算与图表,满脸不可置信。

尤其是数学推演部分,那些复杂的公式与逻辑严密的证明过程,让他们顿时哑口无言。

“这……这是真的?”一名礼部侍郎忍不住低声问道。

钦天监正一脸肃然:“若有半点虚假,臣甘受天诛。”

刘鹭冷眼看着文臣们或惊或疑的表情,心中一片冷静。

这些所谓的“才华横溢”的科举之才,不过是以儒学之名行话语权之实罢了。

他们背诵经书,争的是治经的权威,学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用这些知识巩固自身的地位。

“权谋?朕不需要这些。皇帝若需要权谋才能治国,便是失职。权谋能让百姓安居?能让天下昌盛?能让大夏的天文与数学追赶甚至超越西洋?”这些念头在刘鹭脑中一闪而过,随之涌起的是一股隐隐的愤怒。

他知道,儒家文臣从不是铁板一块,他们表面维护传统,实际上暗藏各自的小算盘。

拖延、拉拢、对抗,这是他们惯用的手段。

而明朝的历史早已告诉他,若任由这些党争蔓延,皇权将被耗尽,改革将停滞不前,大夏只能重蹈覆辙,走向衰败。

“朕有传送门,有军权和财权。天下的希望不在这些所谓的‘经学大师’手中,而在真正懂得技艺与学问的人手中。明白这一点,朕便不需要和他们周旋。”刘鹭心中冷笑,他早已看穿了文臣们想要拖延的伎俩。

礼部尚书率先跪下,语气谦卑却话中有刺:“陛下,历代皆以儒学为纲,何以轻改?若天学、数学入科举,恐百姓不知纲常,而大夏乱矣!”

刘鹭眉头一挑,声音冷冽:“若百姓安居乐业,何来乱象?若数学能治国安邦,又何须纠结儒学为纲?你口中的‘纲常’,不过是你们的既得利益罢了!”

他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文臣的职责,是为天下献策,而非固守私利。若儒学真能治国安天下,何以西洋列强欺辱大夏?你们一代代读经讲经,除了口舌争斗,可曾让天下百姓安居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