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你要以发展眼光来看问题(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以前,计划经济时代,是把所有人种的粮食收上去,然后再统一分配下来。

当时算工分,就是用交完公粮和税所剩下的粮食,和工分一除。

那么就能算出一个工分等于多少粮食。

那么一户人有多少工分,也就有多少粮食了。

包产到户后的今天,则是你既是农民,也是工人,田里产出等于是你的产品,你留部分自己吃,自己做种,剩下的全交上去。

到了年底,上头会把税额部分扣掉。

剩下部分国家收购,把钱下发给每个人,就是年底分红。

眼下八零年,还没真正开放的原因,是八三年才会出现“以税代利,税利并存”,俗称“利改税”,对企业收税达到五十五个点。

剩下四十五个点,由企业自行分配。

如此重税的开始,也意味着对私人企业个体经济的真正开放。

全为民说如今交税情况时,许灼经过提醒,想起了这段税改历程。

即使是眼下,村里向下收的农税里,还包括肥料,农药,水,农机这些。

农机包括小拖拉机,抽水机等加上水电。

水,就是单纯的水,指从河里抽出来的水——这个也是国家的。

许灼就算这些田以后不种粮食,也要按照当年粮食产出的实际情况进行交税,比如说这个田里产值——其实江南这里的水田,产值一直很稳定。

家家户户基本差不多,都在水稻五百斤,小麦三百斤左右。

交税的话,去年小麦一亩田要交一百斤左右,水稻则交七十五斤每亩。

也就是百分之十五,即十五个点。

老许家十八亩田,去年交了水稻一千三百五十斤,麦子一千八百斤。

至于麦子为什么交这么多,这个不是国家规定,是全为民的规定。

本地人意见也没有,不是不敢是真没有,因为本地人不是经常吃面粉。

剩下的粮食,许虔兴给许家十三个人,留了三千五百斤稻子,其余的稻子和小麦一同,全部卖给了国家,年底得到的钱多少不知道。

不过以粮食收购站两分一斤的收购价,也有一百块左右。

江南一向是稻米产地大省,本地粮价便宜,回收价自然也不会高。

不过老许家当时十三口人,在没有粮食担忧下,这一百块买肉都可以吃一年的了,更别说厂里还有工资什么的。

许家说是中农,对外还搞关系入厂,其实是双一队数一数二的富户。

许虔兴虽然是个老古董,朱小英也是狗屁不懂,老两口偏心得就跟畸形儿似的,但不得不说,整体上还是持家有道的。

因为当年分家后,许虔兴接手的就是空壳烂摊子。

就这么个烂摊子,那三年饥荒,一家人几乎没多少难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