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8章 有实践成果吗?(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之前的许多大型航空设备,盲目的去追求体型更大,燃料更多等等。”

“这诚然是一种办法,但要知道我们的星球的移动速度。”

“那其实也是相当之快的,应该说这样的速度,令人相当的咋舌。”

“哪个要想去承受,这样的难度将要超出寻常。”

徐浩的话引起广泛思考,许多科研工作者不是很理解。

“难道说为了适应更险恶的太空环境,追求数据突破。”

“不该增加更大的体型,储备更多的能量?”

物理学就是个积累过程,这已经被无数次验证了。

当然关于这个现象,他们的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

“其实在微观分子学诞生前,这的确是个争论。”

“但就现实来看,不是体型越大就越有物理学优势,成为了常识。”

“因为如果单纯的从体积判断,那么人类目前的芯片产业,应该是体积最小但价值最高的科技产品了。”

“还有全球网络耗能,也是微乎及微。”

“但造成的现实影响却是极大极大,这些都是不能否定的基础事实。”

“所以还是那句话,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才是我们研究的核心。”

“至于什么其它,还是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过多的联想引申。”

这话说的很多人互相对视,尴尬无比。

其实这也正常,现在科学越发展越丰富复杂。

许多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其实特别复杂。

如果不是该专业的学生或专家,那最好还是不要参与话题探讨。

因为许多现象根本是反常识的,一不小心就要被抓住小辫子,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话虽然这样说,但问题却还存在啊。”

“接下来到底该如何是好?”

“可如果不这样考虑问题,又要如何解决新的科技突破呢?”

“当代的许多物理学成果,好像还不足以解决这样高端难题。”

众人全都是科学院的专家,精英学者,可不是那么好骗的。

除非你有真才实学,能和人家进行脑电波互动。

才能认可你的说法,否则一切都将会白费。

所以目前的这个事情很简单,最好的选择事实上也只有一个。

他们用期待、考验的眼神注视过去,到底行或不行全看能力。

徐浩知晓这次的交流并不简单,故而这个事情还是蛮轻松。

“那各位看看啊,这是我们的逻辑推导过程。”

公式是比较能说服人的,只要稍稍有点科研基础。

那么就可以从中看出真相来。

领导们都很惊讶,没想到这个小子还真有些能耐,所以都纷纷上来检查。

等看了半天,震惊都写在了脸上!

“要说这些理论,的的确确相当不错,我们很敬佩。”

“但难道真的可以在现实去验证吗?”

“没经过实践的理论价值可不高啊!”

很多专家都是用质疑眼神看去,毕竟其实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实践结果。

“这些理论都很前沿,需要验证的成本和条件也必复杂。”

那个看起来很温和的老者,还是表现的挺慷慨。

“我们不要逼的太紧,要给徐教授留有时间。”

很多人冷笑,如果拿不出实践成果,管你怎么解释,也无法赢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