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他乡的彩虹-我在加拿大 3-2 挫折与孤独(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岚移民加拿大的第三个月,依旧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她每天都在家里照顾孩子和打理家务,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一切正常,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逐渐加剧。她知道自己不能一直以家庭主妇的身份生活下去,特别是当看到张强每天工作充实、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她内心的落差感愈发强烈。

于是,她决定主动迈出一步,开始寻找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

第一次求职的失望

刘岚的第一步是更新简历。她曾是国内一所重点中学的资深教师,拥有超过十年的教学经验,尤其擅长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国内,她一直备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学校领导也经常对她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她心想,这样的经历应该在加拿大也能找到类似的职位。她抱着满腔的希望,开始浏览各大求职网站,寻找与教育相关的工作机会。

然而,很快她发现问题所在:加拿大的教育体系与国内大不相同,语言是首要的障碍,其次,很多学校要求本地的教师资格证,而她的中国教师资格并不被认可。她还发现,许多招聘广告都明确表示,除了流利的英语外,最好还能掌握法语,这让她感到压力倍增。

但她并没有放弃,决定先从一些非正式的教育相关职位开始,比如家教或是课外辅导机构。于是她申请了几家本地的课后辅导中心,并参加了一些初步的面试。

第一次面试是在一家小型的辅导机构进行的。面试当天,刘岚早早就到了约定地点,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机构的负责人是一位中年女性,见面时礼貌地与她握手,并简短询问了她的教学背景和移民经历。然而,整个面试过程对刘岚来说极其艰难。虽然她能理解对方的问题,但由于紧张和语言障碍,她的表达变得支离破碎,无法流利地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她本想通过讲述自己在中国的丰富教学经验来打动对方,但每当她想深入解释时,词汇匮乏的问题让她无法顺畅表达,最后只能以简单的句子勉强作答。

面试结束后,刘岚走出辅导中心,内心的失落感无以言表。她知道自己在面试中表现得远不如预期,但她不愿承认自己可能不适合这份工作。她告诉自己,或许是运气不好,下次一定会更好。

第二次的挫折

几天后,她接到了另一家教育机构的面试邀请。这一次她做了更多的准备,提前反复练习了常见的面试问题,也加强了对教育相关英语词汇的学习,期望能在面试中表现得更从容一些。

然而,第二次的面试同样以失望告终。那家机构要求辅导教师不仅要有本地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熟练的英语沟通能力。当面试官听到刘岚的教学背景时,虽然表示尊重,但很快话锋一转,开始询问她对本地教材和课程设置的理解。刘岚不得不承认自己对加拿大的教育体系了解甚少,虽然她表达了自己愿意学习的态度,但面试官的表情已经逐渐变得客气而疏远。最后,对方礼貌地告诉她,他们需要的是一位更熟悉本地教育体系的教师。

回到家中,刘岚的心情跌到了谷底。她想起在国内,自己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无论是课堂上的自信风采,还是班主任工作的协调能力,都让她备受认可和尊敬。然而现在,这些曾经令她自豪的经历似乎变得毫无价值。她开始怀疑:自己真的有能力在加拿大找到合适的工作吗?自己是不是已经被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淘汰了?

自我怀疑的加深

一次又一次的求职失败让刘岚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每当张强回家,提起他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挑战和成就时,刘岚内心的失落感更加强烈。张强适应得如此之快,工作顺利、同事关系融洽,而她却仿佛陷入了职业与生活的迷宫,找不到出口。

一天晚上,刘岚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静静地翻看着手机里的招聘信息。张强从书房出来,见她面露愁容,便走过来坐在她旁边:“今天怎么样?找到什么新的机会了吗?”

刘岚沉默了片刻,最后轻声说道:“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当老师了,感觉自己越来越不适合这里了。”

张强察觉到她情绪低落,试探性地问:“要不你先不要急着找工作,等孩子们适应了,你也学学语言,多了解下这边的教育体系,再慢慢来?”

刘岚摇了摇头,叹息道:“可我觉得自己正在失去曾经的那些能力。以前在国内教书的时候,我是那么自信,现在却连基本的沟通都做不好。再这样下去,我可能永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

她的话中透出深深的无力感,张强试图安慰她,但他也明白,这种挫败感并不是几句鼓励就能消除的。

社交孤立与自信崩溃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岚的自信心逐渐崩溃。除了求职的失败,她在日常生活中也感到越来越孤立。邻居们虽然礼貌友好,但他们的社交圈子已经形成,刘岚很难融入进去。她曾试图主动与邻居交流,但每次因为语言上的不便,她总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她渴望参与社区活动,也想结识一些新朋友,但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让她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