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智服群臣(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诸位大人,北原城及其他城池灾民四起,除天灾之外,根源在于土地长期被官家控制,原本此举无争议。但各区府各自为政,国控变私控,农民地少税重,恶性循环,灾荒一到,便成流寇。
为此,我们必须按序施行三策:
首先,让农民有地可种。我们将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并减轻流转税,使更多人有选择余地。
其次,激励农民耕作。我们将对种植国家所需基础粮食作物的农户进行奖励,种得好的,来年增加土地分配。
最后,在此基础之上,适度增加田税。农民增收后,更愿意交税,国家也能长远增收。
这三策将破解当前困境,确保国家长治久安。请各位大人审慎考虑,支持这些措施。”
有些人的眼中已经向沈清歌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这时,国子监祭酒卢大人语带不屑的提出质疑,
“商业虽重要,但岂能与农业相提并论?此乃本末倒置!”
沈清歌凝视着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缓缓说道:
“卢大人,商业与农业并非水火不容,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经济的多元化。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确保了粮食的安全;而商业,则是经济的血脉,促进了物资的流通与财富的累积。”
此时,宋子墨迈步向前,补充道:
“诸位大人,历史的长河中,诸多繁荣昌盛的朝代,皆是商业与农业并重。譬如唐宋时期,商业的蓬勃发展,并未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反而激发了农业的活力,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明德皇帝赞许地望向宋子墨,语气中满是欣慰:“宋大人所言极是,朕心甚慰。有宋大人这样的忠良之臣鼎力相助,朕坚信,我们的改革定能旗开得胜,星汉王朝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
朝堂之上,大臣们开始低声交谈,议论声此起彼伏。
他们的言论逐渐赢得了众多中立大臣的认同,甚至一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也开始动摇,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
最终,在明德皇帝的大力支持下,这份土地改革政策得以顺利推行。
而康王爷与宋子墨,分别肩负起本次改制的重任,成为南北区域改制的领航者。
数日之后,两人各自率领一支精干队伍,踏上了这条前所未有的“国策”之路,开启了一段历朝历代都未曾尝试的壮举。
.....
玉宁走了,并没有和沈清歌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