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血色衣冠(三)(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11章 血色衣冠(三)
七年后
燕侯七十九年冬(289年)
中原的百姓很久没有享受过如此长的太平岁月,虽然算不上什么盛世,毕竟世家的盘剥越来越严重。
但是呢,被世家盘剥,也比在汉末乱世里给军阀当粮食吃肉肉更好,难道不是吗?
在汉末乱世里,被当成粮食吃肉肉的百姓何其多也,如今,百姓不用被吃肉肉了,终于有资格当牛做马了,终于有资格成为奴隶了,从尸体变成奴隶,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太平之治。
好与坏都是对比出来的,皇帝司马炎算不上什么明君,但在他的统治下,中原并没有出现类似曹操之类的大规模屠戮,也没有出现黄巾军之类的大量流民打砸抢烧,各国发行的专门用来收刮民间财富的货币也被取消,相对良心的五铢钱重新成为了官方货币。
之前,袁赵、孙吴、蜀汉,都发行过劣等货币,类似王莽的货币改革,专门收刮民间财富,尤其是蜀汉的直百币,一直用到了亡国。
由于货币体系混乱,而且官府发行的货币特别坑,所以在汉末和袁赵时期,整个社会都倒退回了以物易物的文明阶段,边疆的老百姓宁愿逃荒去草原当蛮夷,也不肯留在中原被剥削。
天下的一统、五铢钱的恢复,让中原的城市经济重新发展,洛阳、邺城、蓼城、建业、襄阳、许昌、下邳、寿春、成都,这九个城池,成为了大晋城市经济蓬勃发展的地区,大量手工业者聚集在城市内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对于生活在商业繁荣的后世之人而言,是无法理解,在一个小农经济占据主导的社会里,出现城市经济是多么的一枝独秀。
简简单单做个买卖,弄个交易市场,有手工业者不种田,反而出卖自己的劳动技能来赚钱,这种后世非常平常的生产活动,在自然经济社会是非常少见的。
其中,青州乐安国蓼城县,原本只是黄河入海口一个普通的县城,却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燕国与中原贸易的主要区域,因此兴起了城市经济,这里的许多人不再从事耕田,而是做起了倒买倒卖的小生意,亦或是成为了一个码头搬运工,赚些五铢钱,然后用五铢钱找燕国在蓼城的商铺购买商品。
蓼城县的甲下邑,原本只是个小渔村,如今已经发展成了港口坊市。
乐安国(郡)的许多富商们纷纷搬家到甲下港,使得甲下港的地价日益高涨,原本不值钱的荒地,现在比其它地方的良田还贵。
大量来自燕国的货物被卸载到甲下港,然后被中原的商贾们用船只,通过黄河河道运送到沿岸各地。
同样的,来自中原的各种原材料,诸如硝石、硫磺、青蒿、麻黄被运往甲下港,然后被燕国商船运走。
总体而言,燕国从中原购买的多为原材料,偶尔也买人口和牲畜,中原从燕国购买的多为手工业产品,尤其是一些奢侈品。
其中,产自巴东地区(重庆)的青蒿最受燕国欢迎,几乎很难有存货,一经出现就会被燕国订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