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陛下受苦了(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是朱慈烺于此时提到火器又怎可能是在说火器本身?

待对方话音落下也不再打哑谜,称赞了一句便将话题扯到了真正的目的上。

“樊爱卿不愧是知兵的,不过依朕看来,这火器最为要紧的却是火药。”

“.......................”

火药。

自然是火药。

没有火药,火炮只不过是个大铁疙瘩,火铳更连个顺手些的烧火棍子都算不上。

可这和开路有什么关系?

心念及此,樊一蘅索性便将心中犹豫露在了面上,而当陛下的话音再次传来,他便也搞明白了两者之间的关联。

华夏自千年之前便已有了使用火药的历史,待到元明交替之际更将其成体系投入到了战争之中。

可话说回来,投入归投入,其火药消耗量却远不及朱慈烺的预期。

便拿崇祯时期来说,整个王恭厂的六个作坊一年也只能产出八百吨左右的火药,而同时期的法国,仅维耶尔城火药厂一家就能产出数千吨。

数据的巨大差别,自能体现出生产力的差距,但亦能代表火药的消耗量和火器的使用规模。

说到底,此时的欧洲军队基本已到了武器迭代的末期,火器不但在海战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便是在陆战之中其统治力也已逐渐体现。

以此看来,朱慈烺若是想补上这一课,在拼命制造火铳、火炮的同时自也得将火药的产量也一并提上去。

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在七硝,二碳,一硫磺的最佳配方终,除了木炭较易获得之外,旁的两个对朱慈烺而言却都能算是紧俏物资。

这倒不是说大明就不产这些,关键在于这些产地不是在鞑子手中,就是运输极难的。

就如这硫磺,自然生成的绝大多都是源自倭国和云南,剩下的缺额便得从产自广东和云南的黄铁矿中提炼而出。

再说这硝石,山东、山西、西南这三个产地,除了那两个落在鞑子手里的又是逃不开川黔滇。

很明显,若想大规模使用火器,便绕不开西南。

若想将这些东西运出来,便得有一条顺当些的道路。

否则在高昂的成本之下,又有哪个能打得起纯靠火器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