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四、遗嘱(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少年幸有点恍然,更是带着巨大的惊恐走向这群人。那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高有矮,甚至明显有文有武。这群人都围着一个病榻,病榻上横卧着一个老者。因为病苦,他的面目已经十分消瘦,白发凋零,气喘吁吁,身骸之颓,已然不久于人世。然而,他的目光却依然炯炯有神,似乎有所欲言。那个垂死的老者,正是与少年幸同在羑里大狱中共处七年的周王姬昌。

少年胆战心惊、也无声无息地挨近那群人。似乎没有人能够觉察他的靠近,大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少年并不知道这群人中皆是大周国柱国顶梁的权臣,其中长须白发老者乃是太公姜尚姜子牙,一员猛帅是南宫适。其余还有太颠、散宜生、熊丽、伯夷、叔齐、辛公甲等多人。在人群之中,少年幸居然也看到了黄飞虎——原来,那天黄飞虎被苏丁丢出桃花隘之后,不久转醒,旋即一路向西狂奔,来到了周人刚刚占领下的丰镐。因为曾在一路上带领山戎人追随姬旦,并向周王进贡了冬葱和戎菽的种子,还受四王子的大力保举,便一跃成为了周国的将军。

少年看到刚才抓他来的姬旦,正匆忙入跪,与一干人都端正地跪在那个病榻面前。那些都是大周国正牌的十余个王子们,皆是姬昌的亲生儿子。其中,只有一个人端正地站在病榻边,那人生得高大威猛,虽也已经头发斑白,却依然一派王者之象。只听姬昌公轻声唤道:“发,发,你过来!”

那站立的人,正是大周国当朝太子、文王姬昌的二儿子姬发。听到父亲呼唤,姬发赶忙凑近一点,压抑着心中的悲伤,向姬昌问说:“父王,父王,您是要为儿臣,亲授最后一道平商之策吗?”

姬昌微微一笑,深深而努力地吸了口气,然后带着一种失望的表情,微微地摇了摇头。过了许久,他张口欲言什么。姬发慌忙叫:“姬何,姬何,赶快把我父王的话,记下来!”

一个叫做姬何的年轻贵族慌忙跑上前来,带着刀笔和一把竹简,准备记录大周王的遗嘱。他是姬昌侄孙辈,少年聪慧,以刀笔刻字的速度,在王室当中是数一数二的,因此,被姬发选拔担任王室的书记官,速记极其机要的王室大事。

只听到姬昌轻轻咳嗽一声,用非常微弱也非常坚定的声音在断断续续说话:

“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代传宝,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终,汝以书受之。钦哉,勿轻!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扰。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滋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呜呼!发,祗之哉!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於成汤祗备不懈,用受大命。呜呼!发,敬哉!朕闻兹不旧,命未有所延。今汝祗备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尔身受大命,敬哉,勿轻!日不足,惟宿不详。”

(注:这段话来自2008年出土的清华战国竹简,被称为“文王保训”。这篇遗言中,姬昌首次提出的“中道”的思想。其含义,学术界尚有很多争议,我有个人之解,但避免误导读者,不作解释。)

这番话,姬昌说得很慢,本来咽呜的众人忍不住都屏住呼吸。大殿瞬时间变得极其安静。姬何匆忙地在竹简上刻着,发出咯吱吱的响声。太子姬发一句一句听着,不禁泪流满面。姬昌轻声问:“发,你知道否?”

姬发道:“父亲在教导儿子,家训是最值得珍惜的宝贝。舜在山丘中耕作时,坚持中道,从而为天下百姓造福,帝尧继承他的中道,也是极大的福气。殷人的祖先上甲微,也是坚持中道,才能有成汤开创殷商基业的盛世。儿臣定谨遵父命,秉持中道!”

姬昌点点头说:“好好,发,为父还有话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