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翻地(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斗笠田,就是跟斗笠那么大,平时只能种几株玉米,几丛青菜。

河蟆一跳过三块田,就更简单了,用来形容田很窄,一只河蟆轻轻一跳就能越过三块田,这种田跟腰带田一样,但更为细窄,撑破天能种下两行稻子和一行玉米。

不过就是这些形状各异、线条优美的梯田与连绵起伏的青山、泛着银光的水面、古色古香的草沟村楼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卷,美不胜收。

还记得小时候,每到秋天,梯田变成金灿灿的稻谷和黄彤彤的油菜花,那景色可美了,不比旅游区的梯田景区差。

那时候李红兵和小伙伴们从手里拿铁盆,牵着狗子,在田埂上一边吆喝一边敲打铁盆,田里面就会惊出肚圆肠满的山鸡、野兔。

狗子看到这些飞不动,跑不动的山鸡、野兔,就会好心的叼回来,交给孩子们拿回家,洗个热水澡,放生...姜,放进锅里悉心呵护。

可如今,梯田里野草丛生,偶尔能看到几块田里种着青菜的应季菜,至于稻谷、玉米之类粮食作物的已经没了踪迹。

原因很简单也很无奈。

林区属于南北中间带,环境和气候不管中稻子还是麦子、玉米都可以,但在草沟村想要种好庄稼,需要灌入大量心血、化肥,最后不仅累还挣不到钱。

现在1斤大米在松柏镇好点的也就1块多一斤,差点的1块不到,玉米那就更便宜的,几毛钱钱一斤。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放弃种地,农忙时就去其它村打短工,农闲去城里搬砖,一年忙下来比种地强,还不累。

“走快点。”

在老爹一遍又一遍的催促中,父子俩来到自家的田地。

鉴于老李家的地位,分到的梯田足足有五分地,两垄腰带田,两垄河蟆田和一块斗笠田。

面对齐腰深的杂草,要不是被老爹监工,李红兵真想丢掉农具,转身走人。

呸!

老爹往手心吐了口吐沫,搓了搓,举起锄头用力挖下去。

用的力气倒挺大,可效果相当一般。

一锄头下去,也就挖了一些草根出来。

十多年没有动过的地,土壤里全被草根占据,尤其是牛筋草这种根系极发达的野草,一棵两棵无所谓,成片长那就要命了。

“驴入的,这急吧难挖。”老爹一边脏话一边揉手,准备用处全身力气,誓要田里的所有杂草。

“还是我来吧!别伤了老腰。”

李红兵摇摇头,脱掉外褂丢到田埂上,接过锄头,也往手心里吐口吐沫,搓了搓手掌。

至于为什么往手心里吐吐沫,有说能增加工具摩擦力,经过润滑后能更有力气去抓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