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雄主之治国,则为之计深远(4k)(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整天琢磨的就是如何从朝廷、从百姓手中榨取钱财,在他们眼中完全没有天地良心这一说法,无所不用其极以捞钱为毕生之事业。
绝大部分的胥吏一旦成为胥吏后,也别说什么三代之后脱离贱籍了,基本上他们整个家族就世世代代在公门中充当胥吏的角色,或是手拿水火无情棍的衙役,或是看牢房的狱卒,或是文员刀笔吏
既然考不了科举。
以此往复,最多只需要三代人。
还能发生啥,咱都把他们能够做大的路都给堵死了,他们还能掀起什么风浪来不成。
这样来看的话,他的办法可不就只能是治标吗,只不过是在自己在位的时候,见不到胥吏之害而已。
可当他们真正坐到县令这张椅子上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就算是要一县管好也是要殚精竭虑,小心翼翼的。
而等到三代之后,胥吏之害真正爆发之时,只会比原先任何朝代都要来得凶猛。
“他们敢”
可这帮子家伙是世代传承的。
一旁的朱标听到这,脑海里忽然一道灵光闪过,脱口而出道:“他们会变本加厉!”
而如今他不仅堵住他们胥吏,而且连这些胥吏的儿子、孙子、曾孙子的未来,一并判了死刑。
等于说朱元璋原本用来制裁这些胥吏的手段,反倒是逼他们抱团。
轻则受到舆论斥责,重则受到法律惩处。
而他县令呢,只不过是一个流官而已!
结合胥吏这个特殊的职业,此时就会造成一个奇特的现象。
整个衙门,那些胥吏,别看人家是贱籍。
诚然,按照如今大明的律令。
杨宪在一旁,将如今大明胥吏政策下的胥吏之害,一一剖析在朱元璋面前。
而良贱不婚!
良民和贱民是不能通婚姻,实行良贱不婚的规定,这是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映。
要知道,大明一朝胥吏是贱籍。
而且到了三代天子之后,届时新的大明天子对于各地衙门的掌控势必要远不如朱元璋。
在朱元璋看来,元朝正是因为让这些胥吏有了做官的机会,才让他们做大。
州县衙门中,粮库是胥吏徇私舞弊、发家致富的重灾区。因为粮库里面全是谷物,倒腾抽换的余地比银库、料库更大。县粮库也叫“常平仓”,一个中等人口、收入的县,一般存量维持在3000至5000石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