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曹丕乘乱纳贾氏(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诸葛亮等人撤退以后,还留在邺城守军主要分为两部分。
其中一部分是前段时间战斗以后留下的老弱病残。
他们即便想和诸葛亮等人离开,但由于身体原因也无法跟上队伍,只能无奈留下。
另一部分就是干脆不想离开了。
他们大都是本地人,也明白跟着诸葛亮离开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们宁可留下面对曹操。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临行之前,诸葛亮告诉所有留在城中的袁军,等到曹军进城不必反抗,乖乖投降就可以保命。
如果曹操问起他的下落,甚至不必隐瞒,直接实话实说就好。
当然,假如有人非要想着要践行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也没关系。
对于这种人诸葛亮的态度也很明确——放弃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好在邺城并没有这样的人。
等到夏侯惇攻入城中以后,所有人都像诸葛亮教的那样果断投降。
整齐划一的动作倒是把夏侯惇给整不会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才让一向以莽而着称的他都觉得情况不对,一反常态的开始了排查。
结果自然是查不出任何问题。
等到细细询问过后,夏侯惇终于得以确认,诸葛亮的确是撤退了,留下来的这些人也的确是真的想要投降。
他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诸葛亮的计策就好。
对方这些年给他留下的心理阴影着实有些沉重。
因为在昨天曹操就已经下过命令,进入邺城以后不能杀害袁氏一门老小,无论军士还是百姓只要投降也是免死。
所以乖乖听了诸葛亮话的这些军士们的的性命还真是得到了保全。
人心就是这么奇妙,此时此刻,保住性命的邺城士卒感激的并不是饶了他们性命的夏侯惇,而是告诉他们这件事情的诸葛亮。
当然这一点夏侯惇并不知道。
不过袁绍的家属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虽然曹操也严令不得杀害袁绍的家属,但依旧还是有人敢于违背他的命令。
并且一来就是两个。
他们是一对兄弟,名字分别叫做曹昂和曹丕。
距离父子兄弟争小桥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如今的曹丕也已将到弱冠之年。
这一次曹操破冀州,他和曹昂都随父在军中一同历练。
如今冀州城破,两人便按照惯例领着随行人马入城。
两兄弟进城以后就直接奔袁家。
等来到袁绍家门口,见到门口有人把守,曹昂和曹丕对望一眼,随即下马闯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