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篡国枭雄(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从津门的《大公报》和上沪的《申报》陆续披露了“二十一条”的细节,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推动了国内反日舆论的高涨。
爱国人士纷纷谴责日本的无理要求和侵略行径,致电外交部坚决要求不予承认。京城、上沪等大城市的民众举行集会进行抗议,抵制日货,成立各种形式的民间团体,表达对政府抵制日本强权、维护国权的支持。
在借助社会舆论外,袁世凯还密电冯国璋联合十九省将军发通电,声称拒绝日本要求,不惜一战,以增强自己谈判的力量。可是日本人早就洞悉了袁世凯的虚实,根本不在意袁世凯的这种“讹诈”手段。
见这招不能奏效,袁世凯指示接替孙宝琦出任外交总长的陆征祥每次与日本公使谈判之后,都在外交部召开小型会议,讨论谈判中遇到的问题。
这为顾维钧等人向英、美透露“二十一条”有关情况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来源。顾维钧在袁世凯和陆徵祥的支持下,每次都尽量以最快的速度与美国公使芮恩施和英国公使朱尔典见面,透露一些信息或听取他们的一些意见。
不仅如此,袁世凯还让顾维钧等人试探英国公使朱尔典对于中华民国加入协约国参与一战的看法。不过英国公使朱尔典和日本公使谈过之后,日本公使言辞激烈的反对中华民国参战,朱尔典碍于“英日同盟”关系,婉言拒绝了中华民国参与一战的打算。
袁世凯还召见了英国记者莫理循,两人商议之后,决定由官方拍照复制“二十一条”全部文本备忘录,以保留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确凿证据,并由莫理循将全部文本交与美、俄、英等各主要使馆。
莫理循也不负袁世凯所望,通过关系,把条约全文传达给了《泰晤士报》、《字林西报》和美国联合通讯社。此后,中华民国的消息成了世界各国的头条新闻。
袁世凯“以夷制夷”的手段,确实起到了作用。
在英、美得知日本提出的第五号条款后,对该条款对他们的利益有可能造成的损害表示关切,英国坚持其在长江流域的固有利益,美国则继续强调门户开放政策。
英、美舆论亦对日本有批评,对中华民国的遭遇表示同情。这也确实影响了日本的国家形象,给日本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随着时间来到4月末,日本最后一次提出修正草案,但是也仅仅只是小幅度进行了让步。北洋政府提出修正案,仍坚持自己的立场,于是日本政府删削了对中国最为不利的第五号要求。
5月6日,袁世凯通电各省表明态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