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至诚赤焰(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可惜,当郭利贞用碎石在监狱墙壁刻下数篇策论后,他心中热血已凉了大半。再次重见天日,则是在发配边陲的路上。

在边陲燧堡的日子非常难熬,即便郭利贞有武功在身,几年下来照样鬓边斑白,原本端正脸庞布满风霜之色。

好在戍守燧堡的士卒们对自己相当尊重,郭利贞名义上要服苦役,实际上却不必承担艰辛劳作,他们只是希望郭利贞教授文字、讲讲故事。

最初士卒们的要求,或许只是为了打发戍守边疆的苦闷,但是在郭利贞的教授下,他们一个个变得勤奋好学,就算没有笔墨纸砚,也会在沙土地上练习写字,这份刻苦让郭利贞尤为意外。

因为这样,郭利贞备受士卒关照,所以他也不必常年守在燧堡,时不时能够回到相对繁华热闹的素叶城。

而在素叶城的日子里,郭利贞接触到祆教。

起初郭利贞认为,祆教无非是化外胡教,引人沉迷怪力乱神那一套。他闲来无事翻阅圣训教谕,其中大段篇幅论及大光明尊与末劫阴魔鏖战千万年,简直是痴人妄语,仿佛把年岁说破天去,才能印证明尊神通。

可是当郭利贞看到素叶城中教众每天按照时辰礼拜天神、躬身虔诚,他不免质疑起儒门学说。

身为儒生,郭利贞一向将教化万民视为己任,可相比起祆教那动辄全城教众伏地礼拜,当今儒门却无此深刻之功。即便是在中原,也多得是百姓罔顾人伦、愚信佛道,乃至于焚顶烧指、解衣散财。

更可怕的是,郭利贞明白,民间佛道大行,恰恰因为大夏历代皇帝笃信佛道。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股歪风邪气的发端不在百姓,就是皇帝本人!

想通这些的郭利贞并不觉得豁然开朗,反而更加痛苦,因为他的亲身经历告诉自己,当今大夏皇帝根本不是儒门礼教学问可以匡正引导的,自己势单力孤,无能扭转这种局面。

好在这个时候,安屈提出现在自己面前,他以祖庭祭司的身份在素叶城传教,很快吸引了郭利贞。

尤其是听到光明黑暗一体同运、原人子孙统御大地的教义后,让郭利贞大受启发,这不就是阴阳循环之理、圣王治世之说吗?这才是正宗学问啊!自己过去看的圣训经书,想来都是后人错讹,一如左道假僧造作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