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西北敦煌行(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说王旭又跑了?怎么不让小刘擦?”洛从文教授端着个大茶缸子,来到王旭的办公室,却见到姜主任在擦桌子。
小刘是王旭在这边的新秘书,姜主任介绍来的,国防大学毕业的,现在入职实验室,职称是实验员,其实就是秘书。
这孩子当过兵,受过军事训练,表现优异才推荐上的大学,家庭背景干净,干活还特麻利,深得王旭信任。
别看没来多久,就已经坐稳了办公室一哥的位子。嗯,办公室就他和王旭两人,王旭不在他就是一哥,没毛病。
“嗯,去西北了,号称去瞰景,其实就是去玩去了。哪有瞰景还带着媳妇的,我让小刘也跟去了,当个电灯泡,亮不死他。
他把无人机团队也带过去了,好像是要在那边实验。他就折腾吧,又不是帝都这边没法实验了。”姜主任感觉有些头疼,没少对人吐槽王旭的活动。
“无人机团队,他们那个算法搞定了?
我找他就是这个事情,他和我说要用人工智能训练飞控,和传统算法不一样,我刚刚整理出点眉目,他到哪儿弄的算法?”洛教授一脸疑惑,确实,王旭最近给洛教授了一个活,就是研究飞控的。
“帝都航院那边搞的,应该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电传飞控。
他说传统的也有传统的好处,算力要求低,成本好控制,遇到问题也好修改,而且可以快速形成产品,两条腿走路都要进行,不能瘸。”洛教授看了一眼笔记本,这个事情王旭交代过,他有记录。
“嗯,确实是,大模型算法对算力要求太高了,连同方工作站都不行,起码得是柜机才能用。
估计至少十年内,是没法做成芯片带上天的。”洛教授点了点头,神经元这东西最复杂的就在于计算,参数越多,计算越复杂,需要的算力也就越大,一个四轴的飞行控制需要的参数并不算太多。
但如果涉及到自动避障,动态规划路线,甚至无人机群的操作,算力要求会呈几何级数上升。
即便是训练都是在巨型机上进行的,而操控本身只是利用运算的结果。但巨大的模型网络也需要复杂的运算才能得到结果,这就是人工智能算法的短板。
如果使用传统的飞控算法,其实飞行效果也差不了多少,但成本就可以大幅度降低了,但是对于各种地形匹配,障碍物识别,飞行路线规划这些东西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也是王旭这会儿就开始布局人工智能算法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东西吧,你能不能训练出来不好说,但未来你必须得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