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心虚与底气(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就是,都市场景、科幻场景、包括一些海外场景的搭建,让很多需要少量外国镜头的片子在这里就可以拍摄了。

这个年代的帝都真心还挺落后的,出了三环路,就没什么可以看的建筑了,到处都是粮田,后来这些地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拆迁户。

王旭占的这片更偏,大山脚下,连树都不多,旁边就是京密引水渠,是帝都的水源所在,根本不可能发展任何的工业,甚至农业都是有所限制的。

搞个影视城可以说刚刚好,水渠本身就是不错的景致,旁边种树,造景,都是可以用来拍摄的好地段。而这样最多产生些生活垃圾,只要定时清运,那就没啥问题了。

不过,王旭也知道,这个项目现在估计根本赚不到钱,华夏的影视行业根本还没到爆发期呢。

不过,现在圈一大块地搞这个也算是个时髦,现在帝都附近也有几个拍电影的地方,比如怀柔和涿州都有,但不仅规模较小,形式单一,而且各种服务,管理什么的也很不到位。

王旭这边规划的可就好多了,除了欧洲各国风情街,未来都市街,还有专门的绿幕摄影棚,后期制作中心,特效中心,爆炸场地等等,占地面积可是不小呢。

现在虽然大部分只是盖的和工棚似的,连空调都没有,但总比露天瞎搞的好了不知道多少。

不过,这些东西倒是不用着急,这里应该是上面给王旭的找补项目。所以,王旭也就是草草做了一个大致的规划,然后就扔给水木建筑系一起搞起了课题。

王旭在这里提出了一种模块化搭建,还能快速更换建筑外立面,但内部却要保持良好环境的要求。这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新材料,更要充分融合特效技术,所以对于水木建筑系而言是一种颇为新奇的挑战。

当然,这样一个影视城,周边也需要各种商业和配套设备,王旭也把规划的任务交给了水木建筑系,最好是能和拍电影需要的各种风情街进行融合。

利用一些永久、半永久建筑和布景的穿插,把实用性也连带进去,就好像欧洲风情的咖啡厅,可以说是各种街区必需的,那就不如索性开一个,只要从不同角度看过去是不同的样子就行了。

而王旭的特效工作室,自然就坐落在这里,现在的办公环境依旧很简陋。办公室就是个简易棚子,连空调、暖气都没有,弄了几个火炉子凑合取暖。

炉子上永远坐着一个水壶,能加湿,还能喝茶,一举两得,帝都这会儿的首选供暖工具,王旭家就是这个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