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造船出海(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是搞农业需要人口,咱们没有那么多人啊!”
法院院长林茂插了一句,引得众人一片嘲笑,胡鲜云也在心中为这人默默打了个叉。“这里能提问题的只有我胡某人,你们都是出主意的,要不要你何用?”
这位出身社稷峰的弟子大概是读书读傻了,遭到群嘲而不明所以,加上连日来的被针对,他气哼哼地瞪了周围人一圈,干脆闭上嘴。
“人的事好解决,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只消派人往澎湖、福建把消息散出去,自然有人口贩子往这边带人。”
“但上头早有意取消农税,一味靠农业,只会富了庶民穷了官府,我等有用之身,若只会编户齐民之术,岂不辜负了总山多年教导?”
总算蹦出来个懂事的,姚海献是经年的老庶务,总算熬出头,被派来做工商局局长。在庶务堂时,胡鲜云与他就相熟,笑着道:
“老姚你别藏着掖着,有啥想法只管说来就是。”
“是,知府大人。”姚海献掰着指头道:“引进新农合,至少可以把一百万亩耕地租出去;办工厂,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可以参考粟登科的做法;搞贸易,粟登科在赤嵌城搞的陇西模式很成功,但咱们也不能一味照抄,总得趟出条新路出来。”
姚海献之言,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观点。
接下来众说纷纭,大多议论多种些甘蔗,还是多种烟草?
还有说要在台中建卷烟厂,这个既容易,又来钱快,干嘛由户部专营?教中必须分一杯羹!
那个又说如何去福建联络,是和官面上合作,还是找民间话事人?
听了一会儿,见没什么新意,胡知府摆摆手,叫停了议论。
“我这段时间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上头为什么派我们这批人来台中?为什么不是别的地方?为什么是清一色的道场嫡系?”
他这个话题抛出来,立刻令众人皱眉不语。大多数人身在局中,并没有作为棋子的觉悟,一点儿权力在手,便觉得自己才是执牛耳的那个,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年我在玉门之时,一切都是围绕着石油这个主题。如果只是要在台中搞搞农业,那么为何还要派我们这套班子来呢?粟登科他不会搞吗?台北那边的情况你们也都看到了,撇开立场不论,老粟是一等一的能人,你们可有异议?”
众人不语,说实话,短短几年时间,把几万人管的服服帖帖,把赤嵌城搞的有声有色,粟登科的能力毋庸置疑。